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喜遷鶯

霜天清曉。望紫塞古壘,寒雲衰草。汗馬嘶風,邊鴻翻月,壟上鐵衣寒早。劍歌騎曲悲壯,盡道君恩難報。塞垣樂,盡雙鞬錦帶,山西年少。
談笑。刁斗靜。烽火一把,常送平安耗。聖主憂邊,威靈遐布,驕虜且寬天討。歲華向晚愁思,誰念玉關人老。太平也,且歡娛,不惜金尊頻倒。
                

詩集

註解

喜遷鶯:詞牌名。因韋端己詞有「鶴沖天」句,更名《鶴沖天》;和成績詞有「飛上萬年枝」句,名《萬年枝》;馮正中詞有「拂面春風長好」句,名《春光好》;宋 夏英公詞名《喜遷鶯令》;晏小山詞名《燕歸來》;李德載詞有「殘臘裏、早梅芳」句,名《早梅芳》;江朝宗詞一名《烘春桃李》。唐教坊曲有《喜春鶯》曲名,與此稍異。遷鶯,猶「遷喬出谷」,出自春秋《詩經·伐木》中「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之句。與傳爲春秋 師曠所著的《禽經》「鶯鳴嚶嚶」之語同,後人遂以《伐木》篇「鳥遷喬木」爲「鶯遷喬木」。自唐代以來,常以嚶鳴出谷之鳥爲黃鶯,以鶯遷爲擢升或遷居之頌詞。唐 白樂天《東都冬日會諸同年宴鄭家林亭》:「桂折因同樹,鶯遷各異年。」今人任半塘雲:「五代之《喜遷鶯》,專作進士及第之賀辭用。」清 毛稚黃《填詞名解》謂,調名取自五代 韋端己同調名中「鶯已遷,龍已化」之句。韋詞爲賀進士及第詞,調名本意即詠進士及第後之喜。薛昭蘊兩首亦是讚頌進士及第之作。晏同叔五首與此體同,其中三首皆爲祝皇帝之壽詞。五代及北宋詞人多用此調以爲祝頌。夏英公此詞爲宋詞名篇,宋人吳伯固《青箱雜記·卷五》:「景德中,夏公初授館職,時方早秋,上夕宴後庭,酒酣,遽命中使指公索新詞。公問:『上在甚處?』中使日:『在拱宸殿按舞。』公即抒思,立進《喜遷鶯》詞。」晏同叔之抒情作《喜遷鶯·花不盡》亦爲宋詞名篇。此調有小令、長調兩體。小令起於唐人,《太和正音譜》注「黃鐘宮」,以韋詞爲正體,唐人填此調者,換頭下二句例押仄韻,惟後結押平韻或有異同,及前闋第二句、後闋第一句或押韻或不押韻耳。長調始於北宋中期蔡挺,《梅溪集》注「黃鐘宮」,《白石集》注「太簇宮,俗名中管高宮」。《詞譜》列有長調十一體,但其格律與此調之小令全異,當是據北宋新音倚聲而制者。以康伯克詞及蔣竹山詞爲正體,雙調,一百三字,前後闋各十一句、五仄韻,其餘攤破句法皆變體也。若姜白石詞之添字,自注「高宮」者,又與各家不同。
紫塞:長城邊塞。
故壘:邊塞的舊營壘。
漢馬:指宋朝邊防軍的戰馬。
鐵衣:鐵甲。
橐(tuó)楗(jiàn):橐,袋子;楗,馬上盛弓的器具,這裏引申爲收藏。
山西:指華山或太行山以西的地區。
刁斗:一種銅質軍中用具,有柄;白天用來燒飯,夜間擊以巡更。
平安耗:報平安的消息;耗,消息、音信。
聖主:此指宋仁宗。
歲華:時光,年華。

簡介

《喜遷鶯·霜天秋曉》是宋代詞人蔡子政所作的一首詞。這是一首邊塞詞。上闋由景寫到人,情緒從低抑到高昂,描繪出邊塞景色的悽清和戍邊將卒慷慨報國的熱情;下闋採用對比手法,表現戍邊將士立功報國的共同心願。全詞慷慨雄豪,以邊塞生活爲主體,歌詠了戍邊生活、抒寫了詞人的愛國情懷,同時也流露出了一縷淡淡的憂愁。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邊塞秋曉,霜天無際,冷氣襲人,步出帳外,只見曉色中隱約可見的故壘和低壓的黃雲下那隨風搖曳的枯草。戰馬在風中嘶叫,邊鴻在月下嗚叫,隴山上戍卒身穿鎧甲,在早寒中戍守。將士們唱着悲壯的軍歌,都說皇恩應報。衣甲鮮明的少年將士,深覺從軍守邊之樂。
我們在從容鎮定之間就把邊事平定了。夜間不必擊刁斗以警戒,每夜放炳一炬,經常送出平安的信息。朝廷採取守邊的策略,對化外之民,也想用仁義去感化他們,而不用武力去鎮壓,等待他們自己來歸附。但在太平時期,我卻嘆息歲晚難歸、年華空逝。邊境平靜了,暫且盡情歡樂,不要吝惜金樽裏的美酒,頻頻暢飲吧。

評價

淸·譚銘山:聽《喜遷鶯》竟召還,有《漁家傲》不須刪。歸來獻壽將軍事,須念徵人老玉關。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