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南鄉子 · 黃州臨皋亭作

晚景落瓊杯,照眼雲山翠作堆。認得岷峨春雪浪,初來,萬頃蒲萄漲綠醅。
暮雨暗陽臺,亂灑歌樓溼粉腮。一陣東風來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開。
                

詩集

註解

南鄉子: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又名《好離鄉》、《蕉葉怨》。《金奩集》入「黃鐘宮」。原爲單調,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體,兩平韻,三仄韻,平仄換韻。單調始自後蜀歐陽炯,此詞牌即以歐陽炯《南鄉子》爲正體。馮正中、李珣(Xún)俱本此添字。雙調者始自南唐馮正中詞。馮詞平韻五十六字,十句,上下闋各四句用韻。另有五十八字體者。其定格爲雙調五十六字,上下闋各四平韻,一韻到底。此調唱時音節需流麗諧婉,聲情掩抑。
「黃州臨皋亭作」:吳訥鈔本、《二妙集》本、毛本作「春情」。
瓊杯:傅子立注:「《楊妃外傳》:『貴妃進見,初夕處即授以合歡條脫紫瓊杯。』」按,初夕,龍榆生箋引傅注作「初處」,沈鈔本作「初處」,清鈔本、曬藍本作「初次」,今從珍重閣本改。按,宋·曾至遊《類說·卷一·〈楊妃外傳·霓裳羽衣曲〉》引《逸史》作「是夕」。
「晚景落瓊杯」句:此句應理解爲景色倒影在酒杯當中。晚景,夕陽之景;景,日光。
照眼:耀眼。唐·杜少陵《酬郭十五判官》詩:「藥裹關心詩總廢,花枝照眼句還成。」
翠作堆:狀綠色之盛。《二妙集》本作「翠竹堆」。
岷峨:龍榆生箋:「岷山在今四川松潘縣北。峨嵋山在今四川峨嵋縣西南。兩山相對如蛾眉,故意又名蛾眉。」眉山距峨眉甚近,故作者常以之代指家鄉。
蒲萄漲綠醅:傅子立注:「李太白:『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潑醅。』蓋西域人每以葡萄釀酒。」劉尚榮按:「句出《襄陽歌》,『潑』原作『醱』,見《李太白詩集·卷七》。」此喻江水澄澈碧綠。綠醅,元延祐本、吳訥鈔本、《二妙集》本、毛本作「淥醅」。
暮雨:元延祐本作「春雨」。
陽臺:傳在四川巫山。傅子立注:「宋玉《高唐賦》:『旦爲朝雲,暮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此指歌女所處之所,亦即下句之「歌樓」。
亂灑歌樓:傅子立注:「鄭谷《雪》詩:『亂飄僧舍茶煙溼,密灑歌樓酒力微。』」劉尚榮按:「《雲臺集·卷中》及《全唐詩·卷六百七十五》題作《雪中偶題》」歌樓:吳訥鈔本、《二妙集》本、毛本作「高樓」。

簡介

此詞作於元豐四年(1081年),係作者在黃州臨皋亭所作,描寫一個春日傍晚的即景。
詞的上闋寫春日晩景,由酒杯而云山,而江水,而岷峨,這是詞人形象思維的過程,也是詞外在的邏輯。藝術聯想和想象的動力是情感。罪系黃州的蘇東坡,端起酒杯,思鄉之情便油然而生。正是這種情感作爲動力,他的聯想才最終指向故鄉岷峨即蜀中,才產生了杯中之酒是岷峨的雪水這種奇特的心理。思鄉之情是詞的上闋的內在邏輯。詞的下闋寫雨降復晴,描繪倏忽變化的自然景觀,給人動盪不定、神奇瑰麗的感覺。在政治鬥爭中遭到挫折的蘇東坡,對自然界倏忽變化的敏感,由此可見一斑。整個一首詞神氣貫通、融爲一體。思鄉與人生的感慨盡得表現,正所謂「不着一字」而「盡得風流」。

佳句

  • 一陣東風來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開。
  • 晚景落瓊杯,照眼雲山翠作堆。
  • 暮雨暗陽臺,亂灑歌樓溼粉腮。

翻譯

夕陽美麗的景色倒影在手中的玉杯裏,青山綠樹把一杯的玉液都染綠了。認得這杯中瓊漿是故鄉岷山和峨眉山上的積雪融化而來。初次看來,萬頃的江水都好像那尚未過濾的酒。
陽臺山上春雨忽至,胡亂地灑在歌樓打溼了美人的粉腮。忽然一陣東風捲地而來,吹散了雲雨,落日的餘暉從烏雲縫隙中斜射出來,染紅了半邊天。

評價

清·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總案》:公居亭中,酒醉飯飽,倚於几上,白雲左繞,清江右洄,重門洞開,林巒坌入。若有所思而無所思,以受萬物之備。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