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鷓鴣天 · 博山寺作

不向長安路上行。卻教山寺厭逢迎。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
寧作我,豈其卿。人間走遍卻歸耕。一鬆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
                

詩集

註解

博山寺:《廣豐縣志》:“博山寺在邑(廣豐縣)西南崇善鄉,本名能仁寺,五代時天台韶國師開山,有繡佛羅漢留傳寺中。宋紹興間悟本禪師奉詔開堂,辛稼軒爲記。”嘉靖《永豐縣志·卷四·人物》:“辛幼安名棄疾,其先歷城人,後家鉛(yán)山,往來於永豐博山寺,舊有辛稼軒讀書堂。”
長安:借指南宋京城臨安。
味無味:《老子》:“爲無爲,事無事,味無味。”
材不材間:《莊子·卷二十·山木》:“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
寧作我: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桓公少與殷侯齊名,常有競心。桓問殷:‘卿何如我。’殷雲:‘我與我周旋久,寧(nìng)作我。’”
豈其卿:西漢·揚雄《法言·卷五·問神》:“或曰:‘君子病沒世而無名,盍勢諸名卿,可幾也。’曰:‘君子德名爲幾。梁、齊、趙、楚之君非不富且貴也,惡乎成名?谷口 鄭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於京師,豈其卿!豈其卿!’”
“人間走遍卻歸耕”句:宋·蘇軾《江城子》詞:“夢中了了醉中醒,只淵明,是前生。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
“一鬆一竹真朋友”句:唐·元結《丐論》:“古人鄉無君子,則與雲山爲友;裏無君子,則與松竹爲友;座無君子,則與琴酒爲友。”
“山鳥山花好弟兄”句:唐·杜甫《嶽麓山道林二寺行》詩:“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鳥山花共友于。”

簡介

四十多歲正是人生建功立業之心最盛,最能奮發作爲之時,然而詞的開首兩句卻說;“不向長安路上行,卻教山寺厭逢迎。”大意是說,他已經不再心向國都,不再在意天下國家之事了,只流連於博山寺和它周圍的山水,使得它都厭於逢迎我了。辛稼軒果真是如此想的麼?難道他真的已經忘情于山水遊樂,把北復中原的大志拋諸腦後了麼?下邊兩句“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典出《莊子》,貌似超脫,要安於歸隱平淡的生活,自得其樂,做不材之材以終其年。事實上,上闋四句是怨辭反說,辛稼軒並非真正能安於閒適平淡的生活,置國家天下於不顧,只是當權者對他始終若即若離,不能真正信任,而主和派又百般猜忌,以致他在幾乎二十年的時間裏被閒置不用,素志不展。於是在這首詞中,他字面上超然閒逸之詞,實則包含着對當權者的激憤與積怨,只是不易察覺罷了。
下闋起句表明心志:保持完我,不屈附公卿而求取聲名。下一句說人生歷盡世事,到頭來還是要歸於田園,躬耕田畝。最後兩句“一鬆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辛稼軒意託於松竹花鳥,守君子之志的意向自不待言,其中或許也包含着對仕途人情的戒畏。松竹真朋友,花鳥好弟兄,只有他們不會讓辛稼軒傷心失望。

佳句

  • 一鬆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
  • 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

翻譯

暫無內容

評價

暫無內容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