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蘇幕遮 · 草

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詩集

註解

蘇幕遮:唐教坊曲名,來自西域。後用爲詞牌名。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墅:田廬、圃墅。
杳:幽暗,深遠,看不到蹤影。
萋萋:形容草生長茂盛。
庾郎年最少:庾郎本指庾信。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於北朝。庾信留魏時已經四十二歲,當然不能算「年最少」,但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東宮講讀」(《庾開府集序》)。這裏借指一般離鄉宦遊的才子。
窣(sū)地:拂地,拖地。窣:拂,甩動。
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宋代六、七品服綠,八、九品服青。剛釋褐入仕的年輕官員,一般都是穿青袍。春袍、青袍,實爲一物,用這裏主要是形容宦遊少年的英俊風貌。
嫩色宜相照:指嫩綠的草色與袍色互相輝映,顯得十分相宜。
長亭:古路旁亭舍,常用作餞別處。《白孔六帖》卷九有「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一切經音義》有「漢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
王孫:貴族公子。
落盡梨花春又了:化用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詩句:「曲水飄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

簡介

《蘇幕遮·草》是宋代文學家梅堯臣的詞作。此詞上闋以綺麗之筆,突出雨後青草之美;下闋以悽迷之調,突出青草有情,卻反落入蒼涼之境。全詞通過上下闋的對照,抒發了作者的惜草、惜春的情懷,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形象鮮明突出,意境深遠含蓄,耐人尋味。

佳句

  • 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翻譯

堤壩上的綠草含水帶露,遠處的房屋在如煙春色的掩映下若隱若現。雨後天色變晴,江水開闊,到處都是萋萋的芳草。離鄉宦遊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上及地的青色章服,衣服顏色與嫩綠的草色互相映襯,十分相宜。
芳草把路邊一個又一個的長亭連接起來,使得遠道悽迷。那萋萋的芳草,彷彿是在埋怨宦遊的王孫公子已經忘記了歸期。眼看梨花落盡,春天馬上又要過去了。日光漸暗,暮靄沉沉,那翠綠的春草也似乎變得蒼老了。

評價

宋·吳慮臣《能改齋漫錄·卷十七·〈樂府·詠草詞〉》:梅聖兪歐陽公座,有以林逋詞「金谷年年,亂生春色準爲主」爲美者,聖兪因別爲《蘇幕遮》一闋云云。歐公擊節賞之。
清·王靜安《人間詞話》:人知和靖《點絳脣》、聖兪《蘇幕遮》、永叔《少年遊》三闋爲詠春草絕調。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