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醉落魄:原唐教坊曲名。《宋史·樂志》名《一斛夜明珠》,屬“中呂調”。《尊前集》注“商調”,金詞注“仙呂調”,蔣氏《九宮譜目》入“仙呂引子”。此用舊曲另創新聲。調名出自唐梅妃故事。唐·曹業之《梅妃傳》:“梅妃,姓江氏,莆田人。父仲遜,世爲醫。妃年九歲,能誦《二南》。語父曰:‘我雖女子,期以此爲志。’父奇之,名之曰採蘋。開元中,高力士使閩、粵;妃笄矣。見其少麗,選歸,侍明皇,大見寵幸。長安大內、大明、興慶三宮,東都大內、上陽兩官,幾四萬人,自得妃,視如塵土。宮中亦自以爲不及。妃善屬文,自比謝女。淡妝雅服,而姿態明秀,筆不可描畫。性喜梅,所居闌檻,悉植數株。上榜曰『梅亭』。梅開賦賞,至夜分尚顧戀花下不能去。上以其所好,戲名曰梅妃。妃有《蕭蘭》、《梨園》、《梅花》、《鳳笛》、《玻杯》、《剪刀》、《綺窗》七賦。……會太真楊氏入侍,寵愛日奪。上無疏意,而二人相嫉,避路而行。……上在花萼樓,會夷使至,命封珍珠一斛密賜妃。妃不受,以詩付使者,曰:‘爲我進御前也。’曰:‘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溼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上覽詩,悵然不樂。令樂府以新聲度之,號《一斛珠》,曲名始此也。”李後主之作爲始詞。宋人晏小山此調四詞,改調名爲《醉落魄》,其體制與李詞全同,爲宋人常用之體。張子野詞名《怨春風》,黃山谷詞名《醉落拓》、李篔(yún)房詞名《章臺月》。以李後主《一斛珠·曉妝初過》爲正體,雙調,五十七字,前後闋各五句、四仄韻。另有兩變體,亦五十七字,前後闋各五句、四仄韻。 “離京口作”:吳訥鈔本、茅維《蘇集》本題作“述懷”。 京口:龍榆生箋引查注《詩集》:“《吳志》:‘建安十四年,孫權謀拒曹操,始於吳遷京口,謂之京城。十六年徙居秣陵,而置京口鎮。’《南徐志》:‘京口舊名須口,即西浦也。’《一統志》:‘京峴山在丹徒縣東五里,京口因山得名。’” 二更:一說爲“三更”,然元延祐本、吳訥鈔本、《二妙集》本、毛本均題作“二更”,茲從元延祐本。 “孤城回望蒼煙合”句:意謂回頭遙望京口,已隱沒於灰濛濛的霧中。孤城,京口;蒼煙,蒼茫的雲霧。 記得歌時:傅《注》本,毛本並作“公子佳人”,茲從元延祐本。 “巾偏扇墜藤牀滑”句:此句與下句均描述詞人醉後之態。酒醒後頭巾偏斜,扇子墜落,藤牀格外滑膩,連身子都快掛不住了。巾,指頭巾。 “家在西南,常作東南別”句:傅子立注:“公家在西蜀,而遊宦多在江南。”劉尚榮按:“東坡家鄉在西蜀眉山,而熙寧四年十一月至七年八月通判杭州。傅?《東坡紀年錄》‘熙寧七年甲寅。離京口,呈元素,作《醉落魄》、《訴衷情》。’”
簡介
這首詞作於宋神宗熙寧六年(西元一〇七三年)冬,蘇東坡任杭州通判之時。詞之上闋寫酒醒,下闋寫夢迴。詞中情景交融,描述了舟中酒醒後的心境,表達了對仕宦奔波的倦意和對家鄉的思念。
佳句
- 此生飄蕩何時歇?家在西南,常作東南別。
翻譯
雲朵輕輕飄,月色微微亮,二更天時從酒醉中醒來,船剛開始出發。回頭遙望京口,孤城已經隱沒在灰濛濛的霧氣當中。記得喝酒時歡歌笑語的場面,不記得上船時的情景。 酒醒後頭巾偏斜,扇子墜落,藤牀格外細膩,連身子都快掛不住了。一覺醒來,夢中的幽靜無人可傾述,此生的飄蕩什麼時候纔能休止呢?家住西南眉山,卻經常向東南道別。
評價
暫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