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甲辰八月辭故里(其二)

國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師。
日月雙懸於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慚將赤手分三席,擬爲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車東浙路,怒濤豈必屬鴟夷?
                

詩集

暫無內容

註解

甲辰:清康熙三年(1664年)。
日月:指明朝,也有光輝的意思。
於氏:指于謙。
乾坤:天地。
嶽:指岳飛。
赤手:空手。
借一枝:即借一枝棲,李義府《詠烏》:“上林無限樹,不借一枝棲”。
素車:素車白馬,指送喪的行列。
“怒濤豈必屬鴟夷”句:《國語》:吳國忠臣申胥(伍子胥)死諫吳王,吳王不悅,“使取申胥之屍,盛以鴟夷而投之於江。”後人傳說,伍子胥屍體投江之日,天也被激怒了,江潮特別洶湧,也有說怒潮是伍子胥的忠魂所化。鴟夷,革囊。

簡介

本詩共兩首,此爲第二首。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七月,張煌言在其隱居處南田懸岙島(今浙江象山縣南)被俘,押至鄞縣;八月初,解往杭州。臨行,送行者幾千人,張煌言辭別故鄉父老,赴杭就義。臨行慷慨寫下此詩。
該詩詩題辭故里,而詩人十分明白此去乃辭人世。面對死亡的命運,抗清英雄張煌言在詩中所抒發的,不是對生的留念,也不見半點悲慼,而是在國亡家破後,至死不渝的豪壯情懷和爲國捐軀的決絕之心。

佳句

  • 日月雙懸於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 他日素車東浙路,怒濤豈必屬鴟夷?

翻譯

暫無內容

評價

暫無內容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