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江神子:詞牌名。據唐·崔令欽《教坊記》、敦煌曲子詞與現存晚唐前文人詞,均無載錄《江城子》,故是調當興於晚唐。王昆吾《唐代酒令藝術》謂是調源自唐著詞曲調,即唐時酒令,知是調始流行於晚唐酒筵上,經文人加工,遂成小令詞調。唐五代時爲單調,始見《花間集》韋端己詞,單調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韻,間有三十六字、三十七字諸格。可見唐五代《江城子》調興之初,格式尚未定型。全唐五代以《江城子》詞約十六首,由七位詞人所作,以端己最長,當爲最早依調填詞者。五代時,歐陽炯單調詞添一襯字變尾二句爲七言句,開宋詞「襯字法」。牛松卿單調詞添二字於第二句,開宋詞「添字法」。尹鶚單調詞攤破首句爲兩三言句,開宋詞「減字法」、「攤破法」。北宋初,是調作者甚少,晏同叔、柳耆卿、歐陽文忠諸大家均無《江城子》傳世,唯張子野有兩首《江城子》。至東坡始變雙調,由是詞格漸定。薛瑞生《東坡詞編年箋證》中考東坡首用是調約於熙寧年間,《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與《江城子·孤山竹閣送述古》即東坡初創之作,仍承唐五代詞柔婉細膩之風。元豐間,《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和《江城子·密州出獵》開一代詞風,引時人乃至後代追和。是調衰於金元,近三分之一爲道士所作,內容多涉道教。《欽定詞譜》:「晁無咎改名《江神子》,韓澗泉詞有『臘後春前村意遠』句,更名《村意遠》。」嚴建文《詞牌釋例》:「《江城子》,又名《江神子》、《村意遠》、《水晶簾》,……清李符曾《詞家辨證》雲:『南唐人張泌有《江城子》二闋,五代歐陽炯用此調填詞有『如西子鏡,照江城』句,含本意……」《唐圭璋推薦唐宋詞》注:「《江城子》調應由詠江城事而得名。『子』爲曲名後綴。本篇用原始題意詠揚子江畔古城金陵。」可知調因歐詞「如西子鏡,照江城」句得名。歐詞雖非現存《江城子》首作,然詠江城金陵事而歸本意。有單調四體,分三十五字、三十六字、三十七字三種;雙調一體,七十字,上下闋各七句,五平韻。格律多爲平韻格,雙調體偶有填仄韻者。 「孤山竹閣送述古」:《二妙集》本、毛本作「述古去餘杭,爲去思者作」。 述古:陳襄,宋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字述古,因家在古靈村,人稱古靈先生。宋仁宗、宋神宗時名臣。倡理學,與陳季甫、周希孟、鄭穆友稱「海濱四先生」。宋仁宗慶曆二年(西元一〇四二年)進士。初仕浦城主簿,歷知仙居、河陽、濛陽諸縣。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入爲祕閣校理、判祠部事。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出知常州。宋英宗治平初,復爲開封府推官、三司鹽鐵判官。宋神宗即位,出知明州。熙寧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同修起居注,知諫院、改知制誥。尋直學士院。熙寧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因與王介甫政見不合,論青苗法不便,出知陳州。熙寧五年(西元一〇七二年),知杭州。熙寧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復知陳州。熙寧八年(西元一〇七五年),召還,知通進、銀臺司兼侍讀,判尚書都省。元豐三年(西元一〇八〇年)卒,年六十四。嘗薦司馬溫公、蘇東坡等三十三人。有《古靈先生文集》。事見宋·陳曄《古靈先生年譜》(《永樂大典·卷三一四二》),《宋史·卷三百二十一·陳襄傳》。 孤山竹閣:清·朱彊村注引《傳燈錄·卷四·〈前智威禪師下三世旁出法嗣·鳥窠道林〉》:「烏窠禪師見秦望山有長松,枝葉繁茂,盤屈如蓋,遂棲止其上。白居易出守玆郡,因入山禮謁。乃起竹閣於湖上,迎師居之。」龍榆生箋引唐·白樂天《宿竹閣》詩:「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閣間。」又引南宋·潛君高《鹹淳臨安志·卷二十三·白公竹閣》:「白公竹閣,舊在廣化寺柏堂之後,有小閣,多植竹。白公每偃息其間,仍有詩,遂以名。今與寺俱徙。」 霜紈:傅子立注:「班婕妤《扇詩》:『新織齊紈素,皎潔如霜雪。』」劉尚榮按:「題作《怨歌行》,『織』原作『裂』,『皎』或作『鮮』,傅注誤標篇名。」 一樽:《東坡外集》作「一杯」。 唱:元延祐本作「聽」。 《陽關》:傅子立注:「王維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後人以爲《陽關曲》唱之。」劉尚榮按:「唐人作爲送行之歌,反覆吟詠之,譜入樂府後稱《陽關三疊》,簡稱《陽關曲》」 「謾道帝城天樣遠」句:傅子立注:「晉明帝幼而聰慧,年數歲,坐元帝膝上。屬長安使來,元帝因問明帝曰:『汝謂日與長安孰遠?』對曰:『長安近。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宴羣僚,又問之,對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乃異間者之言乎?』對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由是益奇之。」劉尚榮箋:「事詳《世說新語·夙惠》、《晉書·卷六·明帝本紀》。間者,珍重閣本作『昨者』,《世說新語》作『昨日』,《晉書》作『間者』,皆可通,而傅注似錄自《晉書》。」龍榆生箋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夙惠》:「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羣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謾道,沈鈔本、清鈔本、曬藍本作「謾道」,珍重閣本、吳訥鈔本、毛本作「漫道」,按此二詞通用。 「天易見,見君難」句:化用「舉目則見日,不見長安」語,言不易再見述古。 畫堂:指孤山寺內與竹閣相連投的柏堂。《二妙集》本、茅維《蘇集》本、《東坡外集》作「畫樓」。 新締:元延祐本作「新創」,吳訥鈔本、《二妙集》本、《東坡外集》、毛本作「新構」。 水連天:傅子立注引唐·杜少陵《渼陂(Měi Bēi)西南臺》詩:「天水相與永。」又引胡秋田《黃金臺》詩:「黃金臺上草連天。」
簡介
《江神子·孤山竹閣送述古》是北宋文學家蘇東坡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上闋描述歌妓在餞別時的情景,下闋模寫歌妓的相思之情。詞中傳神地描摹歌妓的口氣,代她向即將由杭州調知南都的僚友陳述古表示惜別之意。這首詞屬於傳統婉約詞的寫法,表現細緻,語調柔婉。 宋神宗熙寧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東坡在杭州送別友人陳述古而作。陳述古爲杭州知州時,東坡爲通判,二人政治傾向基本相同,又是詩酒朋友,守杭期間甚爲相得。這年七月,陳述古由杭州調知南都,於是僚友們爲陳述古舉行了幾次餞別宴會。東坡在這段時間先後共作了七首送別陳述古的詞。其中有《菩薩蠻》,或題爲「西湖席上代諸妓送陳述古」。 竹閣在杭州西湖孤山寺內,爲白樂天在杭州時所建,故又稱白公竹閣。據《乾道臨安志·卷二》雲:「白公竹閣,在孤山,與柏堂相連,有唐刺史白樂天祠堂。」繼杭州僚佐在有美堂舉行盛大餞送宴會之後,東坡又與陳述古泛舟西湖,宴於孤山竹閣。在這些宴會上都是有官妓歌舞侑觴的。這首《江城子》同《菩薩蠻》一樣是作者摹擬某官妓語氣,代她向陳述古表示惜別之意。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美人爲離別心情難受,卻又怕人看見被取笑,手執白紈扇掩遮面容,讓淚珠兒暗暗流下。請再飲一杯酒,收起離別的淚,我歌一曲《陽關》。謾說帝城遙遙天一樣遠,天再遠也易見,再見到你難上難! 畫堂新建色彩斑斕,依山傍水在孤山上,還有精巧玲瓏的曲欄幹。可以憑欄遠眺西湖景色。可是你一離去,畫堂欄干將爲誰安置?眼前花絮飄落,與春色相逢只有待來年。明年春日駕着小舟尋覓舊跡,怕也難尋到往日歡蹤,天連水,水連天,往事渺茫無處尋訪。
評價
暫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