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詞牌名。《風俗記》:「七夕,織女當渡河,使鵲爲橋。」因取以爲曲名,以詠牛郎織女相會事。此調有兩體。五十六字者始自歐陽永叔,因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取爲調名。周美成詞名《鵲橋仙令》;《梅苑》詞名《憶人人》;韓澗泉詞取秦少游詞句,名《金風玉露相逢曲》;張東澤詞有「天風吹送廣寒秋」句,名《廣寒秋》。元高拭詞注「仙呂調」。以《淮海詞》爲正體,前後闋各兩仄韻,一韻到底,亦有前後闋各四仄韻者,前後闋首兩句要求對仗。八十八字者,始自柳屯田,《樂章集》注云:「歇指調」。
「七夕送陳令舉」:吳訥鈔本、《二妙集》本、毛本作「七夕」。
陳令舉:龍榆生箋引《欽定大清一統志·卷五十四·〈湖州府·人物·陳舜俞〉》:「陳舜俞,字令舉,烏程人。博學強記,登進士,又舉制科第一。熙寧中,知山陰縣。青苗法行,舜俞不奉令,上疏自劾,謫監南康軍酒稅,卒。蘇軾爲文哭之,稱其學術才能,兼百人之器具。」
緱(Gōu)山仙子:龍榆生箋引《列仙傳·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遊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餘年。後求之於山上,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緱氏山巔。』至時,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亦立祠於緱氏山下,及嵩高山首焉。」龍案緱氏山在今河南偃師縣南。
癡牛騃(ái)女:指牛郎織女。此代指癡迷於俗世之芸芸衆生。龍榆生箋引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紝(rèn)。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龍榆生箋、傅子立注並引唐·玉川子《月蝕》詩:「癡牛與騃女,不肯勤農桑。徒勞含淫思,夕旦遙相望。」劉尚榮按:「『夕旦』原作『旦夕』。」
舉手謝時人:傅子立注:「《列仙傳》:『王子晉者,周靈王太子也,好吹笙作鳳鳴。遊仙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上山,三十餘年,後來於山上告桓良曰:「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緱氏山。」至日,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而去。』」劉尚榮按:「事詳《列仙傳·王子喬》,又見《藝文聚類·卷四·〈歲時部·七月七日〉》、《藝文聚類·卷七·〈山部·嵩高山〉》及《太平廣記·卷四·〈神仙·王子喬〉》,傅注多訛脫,至文理不通。今據《太平廣記》錄《列仙傳》原文如次:『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鳴。遊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餘年。後求之於山,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緱氏山巔。』﹝至日﹞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到。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亦立祠於緱氏及嵩山。』」
客槎:傅子立注:「《博物志》:『近世有人居海上,每年八月,見海槎來,不違時。齎一年糧,乘之到天河。見婦人織,丈夫飲牛,問之不答。遣歸,問嚴君平:「某年某月日,客星犯牛鬥。」即此人也。』又云:『天河與海通。』」劉尚榮按:「晉·張茂先《博物志·卷十·雜說下》:『舊說雲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於槎上,多齎糧,乘槎而去。十餘日中,猶觀星月日辰,自後茫茫忽忽,亦不覺晝夜。去十餘日,奄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天丈夫牽牛渚次飲之。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說來意,並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訪嚴君平則知之。」竟不上岸,因還如期。後至蜀,問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傅注蓋撮述大意而刪略失當,致使文意不明矣。」
波浪:吳訥鈔本、《二妙集》本、毛本作「微浪」。
風雨散:傅子立注:「《文選》曹子建詩:『風流雲散,一別如雨。』」劉尚榮按:「此乃王仲宣《贈蔡子篤》詩句,見《文選·卷二十三·〈詩丙·贈答·王仲宣贈蔡子篤詩〉》。傅注誤標作者。」
「緱山仙子,髙高情雲渺,不學癡牛騃女」讚美王子喬仙心超遠,若有若無,不去學習牛郎織女身陷情網,作繭自縛。「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承接前文,刻畫王子喬超凡脫俗的形象。王子喬吹簫奏鳳凰之鳴,揮手告別時人,乘鶴而去,令人羨慕。王子喬放浪形骸、超凡成仙的形象,和放棄仙位陷於情網的織女形成強烈的對比,表現出詞人渴望像王子喬一樣能夠遺世獨立、羽化成仙的情志,也是詞人對陳令舉離別情思的開導之語。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借用晉人遇仙的神話故事,比況幾位友人曾衝破銀浪泛舟而行。「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歡樂的地方很少,很快就面臨離別。「相逢一醉是前緣」,寫自己和友人的相聚,「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朋友分別之後各自離去。「一醉是前緣」,含慰藉之意,「飄然何處」,蘊含無限的感慨之情。
全詞不但擺脫了兒女豔情的舊套,藉以抒寫送別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緊扣七夕,格調上用飄逸超曠取代纏綿悱惻之風,讀來深感詞人的超凡脫俗以及卓而不羣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