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湖新居將成:《花菴詞選》作“退閒”。
帶湖:信州府城北靈山門外,今江西上饒市。宋·韓淲《周國正約過茶山帶湖》詩:“從容出處易,緬懷聚散難。記此野城北,望望橫靈山。”
三徑:指歸隱者的居所。西漢末年,兗州刺史蔣詡辭官歸隱,於院中闢三徑,惟與高人雅士交往。《三輔決錄·卷一·逃名》:“蔣詡,字元卿,隱於杜陵,舍中三逕,唯羊仲、裘仲從之遊,二仲皆挫廉逃名之士。”,後世即以“三徑”指隱居者的家園。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宋·蘇軾《次韻周邠》詩:“南遷欲舉力田科,三徑初成樂事多。”
鶴怨猿驚:表達出自己急切歸隱的心情。化用南朝齊·孔稚圭《北山移文》:「至於還颷(biāo)入幕,寫霧出楹,蕙帳空兮夜鶴怨,山人去兮曉猿驚」。
稼軒:宋·洪邁《稼軒記》說:辛稼軒在帶湖建了一所很宏大的私人別墅,在新居右側,建了上百間的房子,左側,開闢了“稻田泱泱”,還餘下十弓的空地,“意他日釋位得歸,必躬耕於是,故憑高作屋下臨之,是爲稼軒。而命田邊立亭曰植杖,若將真秉耒耜之爲者。”
甚:爲甚。
雲山:農村。
意氣:神態。《史記·卷六十二·〈管晏列傳·晏嬰傳〉》:“其夫爲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這裏作志氣講。
衣冠人:上層或高貴的人物。
抵死:老是、總是。
塵埃:唐·白居易《遊悟真寺》詩:“鬥擻塵埃衣,禮拜冰雪顏。”
意倦須還:這裏指退隱回家。
貴早:《花菴詞選》作“要早”。
蓴羹鱸膾:《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張翰傳〉》:“張翰,字季鷹,吳郡吳人也。……翰有清才,善屬文,而縱任不拘,時人號爲‘江東步兵’。……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裏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鑑》:“張季鷹闢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裏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見機。”
“秋江上,看驚弦雁避,駭浪船回。”句:比喻在官場碰壁,遭人排擠,因此避世。北周·庾信《周大將軍襄城公鄭偉墓誌銘》詩:“麋興麗箭,雁落驚弦。”《戰國策·卷十七·楚策四》:“天下合從。趙使魏加見楚春申君曰:‘君有將乎?’曰:‘有矣,僕欲將臨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時好射,臣願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異日者,更羸與魏王處京臺之下,仰見飛鳥。更羸謂魏王曰:“臣爲王引弓虛發而下鳥。”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間,鴈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而下之。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對曰:“其飛徐而鳴悲。飛徐者,故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羣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聞絃音,引而高飛,故瘡隕也。”今臨武君,嘗爲秦孽,不可爲拒秦之將也。’”
駭浪:形容海浪像馬受驚時的奔跑。作者感覺到官場的奸詐險惡。要作鴈避船回的準備。這就是迴帶湖的動機。
東岡:《花菴詞選》作“東崗”,東邊的小岑。
葺(qì):用茅草修復房子叫葺。
好都把:作“必須統統地”解。
軒窗臨水: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六》:“會稽鏡湖之東,地名東關,有天花寺。呂文靖嘗題詩云:‘賀家湖上天花寺,一一軒窗向水開。不用閉門防俗客,愛閒能有幾人來?’”宋·蘇軾《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詩:“白髮思家萬里回,小軒臨水爲花開。”《送賈訥倅眉》詩:“父老得書知我在,小窗臨水爲君開。”軒,小房子。
“秋菊堪餐,春蘭可佩”句:語出戰國楚·屈原《楚辭·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又:“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爲佩。”蘭有春秋二種,都可以佩帶。這裏寫春蘭,是與上邊的秋菊相對。一說這兩句化用屈原《九歌·禮魂》:“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表明作者自己如屈原一般志行高潔,不願同流合污。
先生:是下人對辛稼軒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