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粉蝶兒 · 和趙晉臣敷文賦落花

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繡。一枝枝、不教花瘦。甚無情,便下得、雨僝風僽。向園林、鋪作地衣紅縐。
而今春似、輕薄蕩子難久。記前時、送春歸後:把春波,都釀作、一江醇酎。約清愁、楊柳岸邊相候。
                

詩集

暫無內容

註解

粉蝶兒:詞牌名。北宋新聲,調始見毛澤民滂《東堂詞》。因詞有「粉蝶兒,這回共花同活」句,取以爲名。金詞注「中呂調」。《太和正音譜》:「中呂宮」。此調以毛詞爲正體,辛稼軒、蔣竹山詞俱依此填,雙調,七十二字,前後闋各四仄韻。若曹雙溪詞之攤破毛詞前後闋第四、五、六句作五字兩句,乃變格也。
「和趙晉臣敷文賦落花」:四卷本丙集作「和晉臣賦落花」。
趙晉臣敷文:《上饒縣誌·寓賢傳》:「趙不迂,字晉臣,嘗創書樓於上饒,吟詠自適。」《鉛(Yán)山縣誌·卷十二·選舉志》:「趙不迂,士礽(Réng)四子,紹興二十四年進士,中奉大夫,直敷文閣學士。」南宋·洪景廬《夷堅三志·壬六·滕王閣火》:「南昌章江門外,正臨川流,有小剎四五聯處其下,水陸院最富。一僧跨江建水閣三數重,邦人士女,遊遨無虛時,實爲姦淫翔集之便。慶元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夜,細民家失火,延識其處,俄頃,煙火不可向邇,一院片瓦不存。滕王閣外廡遂罹鬱攸之害。趙不迂晉臣以漕使兼府事,出次城頭,遙望西山,焚香禱於旌陽真君。西風方熾,忽焉反東,火隨以息。常年八月十五日,所至以真君生朝,自旦日即率詣玉隆宮,四遠畢集,未嘗不東風,蓋欲使獻送者舟船利達。凡半月,歲歲如是。靈仙威神,如在其上,其爲人作敬,宜矣。大孫赴試漕臺,正見其事。」曹石倉《大明一統名勝志·江西南昌府》:「樂園即宋漕司花園,紹興中轉運判官趙奇符剏(chuàng),……至慶元五年,祕閣趙不迂榜以今名。」
十三女兒:唐·杜樊川《贈別二首·其一》詩:「娉娉嫋嫋十三餘。」
不教花瘦:將花繡得肥大,這裏指春光豐腴。
甚無情:意即「真無情」。
「便下得、雨僝(chán)風僽(zhòu)」句:猶雲「便忍使風雨來相折磨也」。僝僽,《玉篇》:「惡罵也。」此處拆用以狀風雨作惡。
「向園林、鋪作地衣紅縐」句:園林裏落花滿地,像鋪上一層帶皺紋的紅地毯一樣。地衣,地毯。
蕩子:浪蕩子,指不重感情的輕薄男子。
醇酎(zhòu):四卷本丙集作「春酎」。味厚之美酒。
約:束、控制。
清愁:淒涼的愁悶情緒。

簡介

這首詞是傳統的惜春之作,卻不落窠臼,構思新穎別緻,把春天擬人化,通過「昨日」與「而今」的對比,抒發惜春之情,是一首新巧別緻的送春詞。上闋回憶「昨日」春光爛漫。下闋抒寫「而今」春光難留。全詞委曲細膩,柔情似水,綺麗婉約,色彩穠麗,比喻新巧,別具特色。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把春光比作初學繡花的少女,用她那纖纖素手將一枝枝花兒繡得都很豐富俏麗,生動而形象地描繪了春天的迷人美景。可是老天無情,好景難長,突然風雨襲來,滿園落紅狼藉,春已歸去,令人不堪回首。

佳句

  • 記前時送春歸後。把春波都釀作一江春酎,約清愁楊柳岸邊相候。
  • 甚無情便下得雨僝風僽,向園林鋪作地衣紅縐。
  • 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繡,一枝枝不教花瘦。

翻譯

昨天,還是春光明媚,就像一個十三歲的小姑娘,用她輕快靈巧的小手,把一枝枝的花繡得豐盈嬌豔;而今就不同了,夜來那一陣無情的風雨,把園中的花吹得滿地都是,就像給園林鋪上了一塊起着皺紋的紅色地毯。
今天,春光猶如那朝秦暮楚的「輕薄蕩子」,儘管你對他一向情意綿綿,也是留他不住的。記得上次送春歸去之後,那碧波盪漾的春水呀,都釀成了一杯醇美飄香的濃酒了。請到楊柳岸邊來吧,我們在這兒飲酒敘舊,消除那離別的清愁。

評價

暫無內容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