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漢宮春:詞牌名。漢宮,漢朝宮殿,亦借指古代封建王朝的宮殿。元盛如梓《庶齋老學叢談》雲:「武昌瀕江有呂公磯,上有黃鶴樓。一日有題《漢宮春》於其上雲……不知爲何人作,或言洞賓語也。後三十年己未,元兵渡江。」東晉無名氏據舊籍撰有《漢宮春色》,寫西漢惠帝皇后張嫣遺事,以張皇后爲漢宮第一美人,然其遭遇極爲不幸。調名或本此。北宋新聲,張子野《蠟梅》詞爲創調之作。宋人用此調者較多。稼軒詞題爲《立春》,乃宋詞名篇,亦爲宋人通用之正體。辛詞另有《會稽蓬萊閣懷古》是以文爲詞之典範,詞情悲涼而豪放,詞中多用文言虛詞與文言句法,但全詞意脈貫注,極爲生動。無名氏一首抒寫宮怨,最切合此調之聲情,詞雲:「玉減香消,被嬋娟誤我,臨鏡妝慵。無聊強開強解,蹙破眉峯。憑高望遠,但斷腸、殘月初鍾。須信道、承恩在貌,如何教妾爲容。風暖烏聲和碎,更日高院靜,花影重重。愁來待只滯酒,酒困愁濃。長門怨感,恨無金、買賦臨邛。翻動念、年年女伴,越溪共採芙蓉。」陸放翁《初自南鄭來成都作》詞乃感慨時事與言志之作。此調音節較響亮,而調勢於奔放中歸於收斂,多爲豪放詞人所用以言志抒情,但亦可表達婉約與含蓄之情。南宋詞人用者較衆。此調有兩體。一爲平韻體,始見《梅苑·卷一》載宋張子野詞。《詞譜·卷二十四》:「皆以前後段起句用韻、不用韻辨體。」一爲仄韻體,見宋康伯可《順庵樂府》。宋有無名氏詞名《漢宮春慢》,見《高麗史·樂志二》。《夢窗詞集》入「夾鍾商」。各家句豆多有出入,茲以《稼軒長短句》爲準。九十六字,前後闋各四平韻。 「會稽蓬萊閣觀雨」:廣信書院本《漢宮春·亭上秋風》闋原題作「會稽秋風亭觀雨」,而並無觀雨之意境,此闋原題作「會稽蓬萊閣懷古」,卻有「亂雲急雨」句,寫雨天景色。因徑將兩詞題中之「觀雨」與「懷古」二語詞互換。又,《陽春白雪》引此詞作「秋風亭」。 會稽蓬萊閣:地名,在今浙江紹興。南宋·張淸源《會稽續志·卷一·蓬萊閣》:「蓬萊閣在設㕔後臥龍山之下,章楶作《蓬萊閣詩》序雲不知誰氏創始。按閣吳越錢鏐所建,楶偶不知爾。淳熈元年其八世孫端禮重修,乃特掲於梁間雲:『定亂安國功臣、鎮東鎮海兩軍節度使、檢校太師、侍中兼中書令,食邑一萬戸、實封六百戸、越王鏐建』。其名以蓬萊者,舊志雲:『蓬萊山正偶會稽。』(舊志今巳不傳,沈少卿紳《和孔司封登蓬萊閣詩》雲:『三山對峙海中央』自注於下雲:『舊志:蓬萊山正偶會稽』)元微之詩云:『謫居猶得住蓬萊。』錢公輔詩云:『後人慷慨慕前修,髙閣雄名由此起。』故云。自元祐戊辰章楶修之。又八十七年,錢端禮再修之。又四十八年,汪網復修,網自記歲月於柱雲:『蓬萊閣,登臨之勝甲於天下。自昔以來不知其凡幾壞幾修矣,邇年其壞尤甚,而修之於嘉定十五年,歲次壬午十一月巳巳朔十五日已未者,郡守新安汪綱仲舉也。』」 秦望山:南宋·王儀父《輿地紀勝·卷十·紹興府古蹟》:「秦望山在會稽東南四十里。《輿地紀》雲:『在城南,爲衆峯之傑。』《史記》雲:『秦始皇登之以望東海。』《十道志》雲:『秦始皇登秦望山,使李斯刻石。其碑尚存。』」 「看亂雲急雨,倒立江湖」句:唐·杜少陵《太清宮賦》:「九天之雲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宋·蘇東坡《有美堂暴雨》詩:「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不知雲者爲雨,雨者云乎」句:《莊子·卷十四·〈外篇·天運〉》:「雲者爲雨乎?雨者爲云乎?」 「長空萬里,被西風、變滅須臾」句:《維摩詰所說經·捲上·方便品第二》:「是身如影,從業緣現。是身如響,屬諸因緣。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宋·蘇東坡《念奴嬌·中秋》詩:「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長空,《陽春白雪》引此詞作「長安」。 「回首聽,月明天籟,人間萬竅號呼」句:《莊子·卷一·〈內篇·齊物論〉》:「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夫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 「誰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蘇」句:《會稽志》:「若耶溪在會稽縣南二十五里,北流與鏡湖合。」按:若耶溪爲西子浣紗之所。《吳越春秋》謂越王句踐進西施於吳王闔廬。吳王得之,爲築姑蘇臺,遊宴其上。又,相傳句踐滅吳,范蠡取西施汎舟五湖而去。《史記·卷一百十八·淮南王安傳》:「(伍)被悵然曰:『上寬赦大王,王復安得此亡國之語乎!臣聞子胥諫吳王,吳王不用,乃曰「臣今見麋鹿遊姑蘇之臺也」。今臣亦見宮中生荊棘,露沾衣也。』」誰向,《陽春白雪》引此詞作「誰問」。 「一舸歸歟」句:唐·杜樊川《杜秋娘》詩:「西子下姑蘇,一舸逐鴟夷。」 「歲雲暮矣,問何不、鼓瑟吹竽」句:《詩經·小雅·小明》:「歲聿云暮。」又《詩經·唐風·山有樞》:「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樂,且以永日。」唐·杜少陵《歲晏行》:「歲雲暮矣多北風,瀟湘洞庭白雪中。」《戰國策·卷八·〈齊策一·蘇秦爲趙合從說齊宣王〉》:「蘇秦爲趙合從,說齊宣王曰:『……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踏鞠者。』」 王亭謝館:王、謝爲東晉大族,子弟衆多,多居會稽。王右軍曾宴集會稽山陰之蘭亭,謝太傅曾隱居會稽之東山。又,《宋書·卷六十七·謝靈運傳》:「靈運父祖並葬始寧縣,並有故宅及墅,遂移籍會稽,脩營別業,傍山帶江,盡幽居之美。與隱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縱放爲娛,有終焉之志。每有一詩至都邑,貴賤莫不競寫,宿昔之間,士庶皆遍,遠近欽慕,名動京師。作《山居賦》並自注,以言其事。」「謝館」或指此。
簡介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是宋代辛稼軒所作的一首詞。該詞上闋重在寫景,通過對狂風暴雨之後晴空萬里美麗迷人景象的描寫,寓含着經過風雨的洗禮後,將會有更美景色呈現在人間這樣一個哲理。下闋引用吳越爭霸的故事,抒發了對歷史興衰無常的感慨,暗示當局應該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不要耽於安樂。只有像句踐那樣臥薪嚐膽,奮發圖強,才能一雪國恥,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這首詞表達了作者對抗金前途充滿希望的思想感情,詞作不是爲寫景而寫景,而是景中有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意境蒼茫壯闊,情寓景中,寄慨遙深。 上闋重在寫景,通過寫景來抒情說理,寓理於景,寓情於景。景、情、理渾融一體。「秦望山頭,看亂雲急雨,倒立江湖。不知雲者爲雨,雨者云乎?」開篇直截了當,寫登高望遠所見。「秦望山」,因秦始皇南巡時曾登此山觀大海,祭大禹,故名。「亂雲急雨,倒立江湖。不知雲者爲雨,雨者云乎?」烏雲翻滾,暴雨如注,給人翻江倒海一樣的感覺。一時煙雨茫茫一片,分不清哪個是雲,哪個是雨。「亂」「急」「倒立」「不知」等詞語寫出了狂風暴雨的駭人氣勢和壯觀景象。「不知雲者爲雨,雨者云乎」,語出《莊子·天運》:「雲者爲雨乎?雨者爲云乎?」莊子的意思是雲興雨至乃自然之理,沒有什麼意志和力量的驅使。作者引用此語除了突出狂風暴雨的兇猛氣勢外,也有狂風暴雨是自然現象這個意思。但是,老子說過「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這不,剛纔還是狂風暴雨,現在天氣就變成了「長空萬里,被西風變滅須臾。」這句承上,仍是作者所看到的景象,表意急轉,作者的情緒也急轉直下。剎那間西風便把雲雨吹散,露出了萬里晴空。「回首聽月明天籟,人間萬竅號呼。「天籟」,自然界的音響,這裏指風。在明亮的月光下,回頭聽見,西風在天空中呼嘯而過,大地上無數的洞穴發出了尖厲的聲音。這句從視覺寫到聽覺,表現了自然現象的複雜多變。縱觀上闋,好像作者只是爲了表現狂風暴雨這種自然現象,但聯繫當時的社會形勢來看,不難發現作者有更深的用意在。作者借暴風驟雨到雲散雨收,月明風起這種自然現象的變化,暗示着抗金之路雖然看似曲折,但前途一片光明,廣大民衆的抗敵呼聲如同夜空刮過的西風,將會變成巨大的積極力量影響着時局朝着樂觀方向發展。下闋引用典故,以古喻今,影射現實,告誡當局不要重蹈覆轍,應奮發有爲。「誰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麇鹿姑蘇?至今故國人望,一舸歸歟。」這裏用的是春秋時吳越爭霸的故事。作者在這裏用這個故事,強調的是吳國國王因爲不圖長遠之計,耽於安樂而亡國。意在告誡當朝統治者應該引以爲戒,不要重蹈吳國的覆轍,應該奮發作爲,一雪國恥。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登高懷古,佔據他心靈的不是秦皇、大禹,也不是越王句踐,而竟是范蠡。這是因爲范蠡忠貞不二,具有文韜武略,曾提出許多報仇雪恥之策,同作者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辛稼軒和范蠡,條件相當,但境遇懸殊,范蠡功成名就,而自己壯志難酬,兩相比較,作者不由傷感痛心,情緒低落,引出下句「歲雲暮矣,問何不鼓瑟吹竽?」作爲答句,引出最後一句「君不見、王亭謝館,冷煙寒樹啼烏!」難道你沒有看見,像王亭謝館那些當年的行樂之地,現在已是一片蕭條冷落,煙霧籠罩着秋天的樹木,烏鴉在悲涼地叫着!作者的無奈傷感之情溢於言表。 這是一首登臨覽景而詠史懷古之詞。上闋寫登蓬萊閣所見壯麗雨景,極具變化倏忽之致。下闋懷想西施舊事,對此作者流露出同情敬仰之意。「歲雲暮矣」以下,表達作者對世事滄桑所採取的及時行樂的思想。全詞情調統一於自然與人事的變幻,使人產生無常之感。特別多引用莊子玄妙之句,使這一特點顯得更爲突出。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看秦望山上亂雲飛渡,暴雨傾注,猶如江湖倒瀉下來。不知道是雲化爲雨,還是雨化爲雲?萬里長空,西風勁吹,烏雲瞬間變幻消失。回首傾聽明月星夜天籟長鳴,人間萬千洞穴的呼號似山崩雷震! 是誰將若耶溪畔的美女西施獻給吳王,導致吳國滅亡,只剩下麋鹿出沒在姑蘇臺?至今越國人仍盼望西施坐船歸來。一年已到年底了,何不演奏樂器以示歡樂?難道君看不見古代王、謝望族的亭臺樓閣,而今只剩凋殘的樹木,寒煙清冷,孤寂的烏鴉仍在呼喚着離魂!
評價
明·李川父《批點稼軒長短句序》:悲歌慷慨。 明·卓蕊淵、徐士俊《古今詞統·卷十二》:當其落筆風雨疾。 清·俞樂靜《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前半寫景,後半書感,皆極飛動之致。寫風雨數語,有云垂海立氣概。下闋慨嘆西子,徒沼吳官而美人不返,悲吳宮兼惜美人,此意頗新警。後更言「王亭謝館」同付消沉,寧獨五湖人遠。感嘆尤深。蓬萊閣爲越中勝地,秦少游、周草窗皆賦詩詞。此作高唱人云,當以銅琶鐵板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