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柳梢青 · 三山歸途代白鷗見嘲

白鳥相迎,相憐相笑,滿面塵埃。華髮蒼顏,去時曾勸,聞早歸來。
而今豈是高懷,爲千里、蓴羹計哉。好把《移文》,從今日日,讀取千回。
                

詩集

註解

柳梢青:詞牌名。此調兩體,或押平韻,或押仄韻,字句悉同。押平韻者,宋·韓淲詞有「雲淡秋空」句,名《雲淡秋空》,有「雨洗元宵」句,名《雨洗元宵》,有「玉水明沙」句,名《玉水明沙》。元·張雨詞名《早春怨》。押仄韻者,《古今詞話》無名氏詞有「隴頭殘月」句,名《隴頭月》。北宋新聲,因詞有「柳嫋煙斜」以爲調名。此詞爲仲殊作,收入《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九》。《類編草堂詩餘·卷一》誤爲秦少游作。此調前段六句全爲四字句,後段第一句爲六字句,第二句爲上三下四之七字句,餘爲四個四字句。全調以四字句爲主要句式,九個四字句中有六個均爲「仄仄平平」式。由於韻位的巧妙安排使此調之音節有和婉、響亮、流美的特點。每段結尾三個四字句平仄相對而又重疊,意象優美,語意排比連貫,最能體現此調聲情特點。仲殊詞題爲《吳中》,乃寫景之作,極爲含蓄,輕快優雅,是爲宋詞名篇。此調可用仄韻。宋·蔡伸有《柳梢青·數聲鶗鴂》。此體仄韻,字聲平仄亦有異。蔡伸此詞亦宋詞名篇,或誤爲賀鑄詞。蔡伸三首均爲仄韻體。宋人王明清《投轄錄》記有一首鬼詞,用仄韻體,平仄與句式略有異,但詞意極美而感情僂涼,當是民間之作。王明清記:「己未歲,虜人入我河南故地,大將張中孚、中彥兄弟,自陝右來朝行在所,道出洛陽建昌宮故基之側,與二三將士張燭夜飲於郵亭。忽有婦人衣服奇古而姿色絕妙,執役來歌於尊前曰:『曉星明滅。白露點、秋風落葉。故址頹垣,荒煙衰草,溪前宮闕。長安道上行客。念依舊、名深利切。改變容顏,銷磨今古,隴頭殘月。』中孚兄弟大驚異,詰其所自,不應而去。」辛稼軒用平韻三首,風格豪放。此調宋人用者甚衆,雖然題材亦廣泛,但仍以風格清新婉約,用於寫景與抒情爲主。
三山:福州城內有越王山、九仙山、烏石山,故郡有三山之名。宋·曾鞏《道山亭記》:「城中凡有三山,東曰九仙,西曰閩山,北曰越王,故郡有三山之名。」
「去時曾勸,聞早歸來」句:稼軒於宋光宗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赴閩之《浣溪沙》詞曾有「細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朝來白鳥揹人飛」數句,此舊事重提也。聞早,即趁早。
千里蓴羹: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陸機詣王武子(濟),武子前置數斛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陸雲:『有千里蓴羹,但未下鹽豉耳!』」
「爲千里、蓴羹計哉」句:《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張翰傳〉》:「張翰,字季鷹,吳郡吳人也。……翰有清才,善屬文,而縱任不拘,時人號爲『江東步兵』。……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裏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鑑》:「張季鷹闢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裏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見機。」
「而今豈是高懷,爲千里、蓴羹計哉」句:稼軒之帥閩,於宋光宗紹熙五年(公元1194年)秋爲言者論劾放罷,非出於自身之乞請,故藉白鷗之口而爲是語以自嘲也。(餘參《辛稼軒年譜》紹熙五年各條。)
移文:謂南北朝·孔德璋之《北山移文》。

簡介

暫無內容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暫無內容

評價

暫無內容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