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荔支:即“荔枝”,茲從《東坡全集·卷二十三·荔支二首》。 羅浮山:在廣東博羅、增城、龍門三縣交界處,長達百餘公里,峯巒四百多,風景秀麗,爲嶺南名山。 盧橘:橘的一種,因其色黑,故名(盧,黑色)。但在東坡詩中指枇杷。《冷齋夜話·卷一》載:“東坡詩:‘客來茶罷無所有,盧橘楊梅尚帶酸。’張嘉甫曰:‘盧橘何種果類?’答曰:‘枇杷是也。’” 嶺南:古代被稱爲南蠻之地,中原人士聞之生畏,不願到廣東來。 “不辭長作嶺南人”句:蘇軾被貶到惠州卻處之泰然。他愛荔支,也愛南方山水,所以願意“長作嶺南人。”歷代詠荔之作甚多,然而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首推這一首詩。不辭,一作“不妨”。
簡介
本詩選自《東坡全集·卷二十三·荔支二首(並引)》。 紹聖三年作於惠州,此題下有兩首,這裏選第二首。嶺南兩廣一帶在宋時爲蠻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遷客逐臣到這裏,往往頗多哀怨嗟嘆之辭,而東坡則不然,他在這首七絕中表現出他素有的樂觀曠達、隨遇而安的精神風貌。
佳句
- 日啖荔支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翻譯
羅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黃梅天天都有新鮮的。 如果每天喫三百顆荔支,我願意永遠都作嶺南的人。
評價
暫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