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別歲

故人適千里,臨別尚遲遲。
人行猶可復,歲行那可追。
問歲安所之,遠在天一涯。
已逐東流水,赴海歸無時。
東鄰酒初熟,西舍彘亦肥。
且爲一日歡,慰此窮年悲。
勿嗟舊歲別,行與新歲辭。
去去勿回顧,還君老與衰。
                

詩集

註解

暫無內容

簡介

《別歲》從“別”字着眼,十六句,四句一節。第一節用故人之別引出別歲來。故人離別,即使遠去千里,還有再見的機會,但臨別時總還有遲遲不忍別的情意。而“歲”卻一去不可復追,臨別更應鄭重對待,這就說明“別歲”的風俗非常必要。既已點明“別歲”,本來可似接着寫風俗,但那樣就太平直了,作者卻針對“歲行那可追”一句逼出下面四句,章法上作一頓挫,把惜別之情寫得淋漓盡致。這第二節多化用古詩樂府的成句,如《古詩十九首》:“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古樂府》:“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嘆息光陰如流水,一去不返,所以要愛惜時光,自強不息。後世的詩人,也有很多類似的感慨。如李白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白居易詩:“去復去兮如長河,東流赴海無回波。”蘇軾也是受到這些詩句的影響,而他卻用極平易的語言,表達得恰如其分。這第二節既是承上節末句,把與歲月之別寫得如此感慨深沉,又爲下節正面寫“別歲”時的歡飲蓄勢。
第三節正面寫別歲歡飲的場面。東鄰、西舍、酒熟、豕(豬)肥是互文見義,遙應首篇“農功各已收”句。而寫歡飲一點即收,和前首“爲歡恐無及”呼應。第三句寫熱鬧歡飲,末句卻一落千丈,回到上兩節的無可奈何的心情。如果是一般文人,這一節多半要着力鋪寫,而作者卻只用兩組對句帶過。別歲之意交代完畢之後,表面上題意已盡,但詩人忽然又從這一年聯想到第二年,和一、二兩節呼應,使感慨更加深沉。這就猶如圖畫,層巒迭嶂,使人有丘壑無盡之感。山重水複疑無路之時,忽出新意,意雖酸辛,語卻略帶幽默,這是蘇軾詩後來的一大特色。紀昀評蘇軾詩時稱讚“此首氣息特古”,又評這最後一節說:“逼入一步,更沉着。”趙克宜《蘇詩評註匯鈔》卷一說:“沉痛語以警快之筆出之,遂成絕調。”這些評論都較中肯。這首詩一方面反映出蘇軾青年時代學習漢魏古詩的語言氣息;另一方面立意遣辭也有他本身的風格,不像在七言古詩裏那樣筆鋒犀利,才氣逼人,常常一瀉無餘,說得太透太盡,而是才情內斂,耐人咀嚼回味。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暫無內容

評價

暫無內容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