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江神子 · 前瞻馬耳九仙山

前瞻馬耳九仙山,碧連天,晚雲閒。城上高臺,真個是超然。莫使匆匆雲雨散,今夜裏,月嬋娟。
小溪鷗鷺靜聯拳,去翩翩,點輕煙。人事淒涼,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處,垂柳下,矮槐前。
                

詩集

註解

江神子:詞牌名。據唐·崔令欽《教坊記》、敦煌曲子詞與現存晚唐前文人詞,均無載錄《江城子》,故是調當興於晚唐。王昆吾《唐代酒令藝術》謂是調源自唐著詞曲調,即唐時酒令,知是調始流行於晚唐酒筵上,經文人加工,遂成小令詞調。唐五代時爲單調,始見《花間集》韋端己詞,單調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韻,間有三十六字、三十七字諸格。可見唐五代《江城子》調興之初,格式尚未定型。全唐五代以《江城子》詞約十六首,由七位詞人所作,以端己最長,當爲最早依調填詞者。五代時,歐陽炯單調詞添一襯字變尾二句爲七言句,開宋詞「襯字法」。牛松卿單調詞添二字於第二句,開宋詞「添字法」。尹鶚單調詞攤破首句爲兩三言句,開宋詞「減字法」、「攤破法」。北宋初,是調作者甚少,晏同叔、柳耆卿、歐陽文忠諸大家均無《江城子》傳世,唯張子野有兩首《江城子》。至東坡始變雙調,由是詞格漸定。薛瑞生《東坡詞編年箋證》中考東坡首用是調約於熙寧年間,《江神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與《江神子·孤山竹閣送述古》即東坡初創之作,仍承唐五代詞柔婉細膩之風。元豐間,《江神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和《江神子·密州出獵》開一代詞風,引時人乃至後代追和。是調衰於金元,近三分之一爲道士所作,內容多涉道教。《欽定詞譜》:「晁無咎改名《江神子》,韓澗泉詞有『臘後春前邨意遠』句,更名《邨意遠》。」嚴建文《詞牌釋例》:「《江城子》,又名《江神子》、《邨意遠》、《水晶簾》,……淸李符曾《詞家辨證》雲:『南唐人張泌有《江城子》二闋,五代歐陽炯用此調填詞有『如西子鏡,照江城』句,含本意……」《唐圭璋推薦唐宋詞》注:「《江城子》調應由詠江城事而得名。『子』爲曲名後綴。本篇用原始題意詠揚子江畔古城金陵。」可知調因歐詞「如西子鏡,照江城」句得名。歐詞雖非現存《江城子》首作,然詠江城金陵事而歸本意。有單調四體,分三十五字、三十六字、三十七字三種;雙調一體,七十字,上下闋各七句,五平韻。格律多爲平韻格,雙調體偶有填仄韻者。
題注:傅注本及元延祐本俱未收,唯見明吳訥鈔宋曾至遊輯《東坡詞拾遺》。
馬耳:龍榆生箋:「東坡《雪後書北臺壁》詩:『試埽北臺看馬耳,未隨埋沒有雙尖。』《〈水經〉注·卷二十六·濰水》:『馬耳山高百丈,上有二石並舉,望齊馬耳,故世取名焉。』陳沂《山東志》:『馬耳山在諸城縣西南六十里。』」
九仙山:龍榆生箋:「《東坡詩集·次韻周邠寄〈雁蕩山圖〉》:『九仙今已壓京東。』自注:『將赴河中,密邇太華,九仙在東武,奇秀不減雁蕩也。』《欽定大淸一統志·卷一百三十四·〈青州府·九仙山〉》:『九仙山在諸城縣西南九十里,潮河出此。山勢高聳摩空,嘗有仙人居之。』」
超然:龍榆生箋:「子由《超然臺賦》敘略雲:『子瞻守高密,因其城上之廢臺而增葺之,以告轍曰:「此將何以名之?」轍曰:「天下之士,奔走於是非之場,浮沉榮辱之海,囂然盡力而忘反,亦莫自知也。而達者哀之,二者非以其超然不累於物故邪。老子曰:『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嘗試以『超然』命之,可乎?」』」
聯拳:屈曲貌。龍榆生箋:「謝希逸《玩月》詩:『水鷺足聯拳。』杜少陵《漫成一絕》:『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簡介

暫無內容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極目遠眺,馬耳山跟九仙山巍峨雄壯、連綿起伏。腳下河流碧波盪漾彷彿與長天連成一線,高山聳立直入雲間。站在長城高臺眺望,頓覺心曠神怡,猶已超然物外。大雨忽至又很快停歇,淸風拂來,不多時已是明月高照。
小溪中的鷗鷺安靜的聚在一起。離去時身姿翩翩,仿似升起的縷縷輕煙。仕途多坎坷磨難,回首往事彷彿已隔千年。再難忘記這讓人流連忘返的山水美景,楊柳依依,槐樹蔥鬱,讓人生憐。

評價

暫無內容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