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永遇樂(lè):詞牌名。大抵創自唐之中葉。清·毛稚黃《填詞名解》雲:「《永遇樂》,歇拍調也。唐杜祕書工小詞。鄰家有小女名酥香,凡才人歌曲悉能吟諷,尤喜杜詞。遂成逾牆之好。後爲僕所訴,杜竟流河朔。臨行,述《永遇樂》詞訣別。女持紙三唱而死。第未知此調創自杜與否?」「杜祕書」,指杜與,其人史料無傳。又,一說指杜樊川,樊川進士及第後又中制科,授弘文館校書郎,執掌校理典籍、刊正謬誤,與魏晉時祕書郎相當,故亦稱「杜祕書」。然樊川流放河朔一事史無所載,但此後曾一度入觀察使幕和節度使幕,似與在朝任職被貶有關。南宋·周草窗《武林舊事·卷一·聖節》下列「天基聖節」慶典,天基聖節是宋理宗誕辰,此謂皇帝祝壽之儀式。草窗《天基聖節排當樂次》下雲:「正月五日,樂奏夾鍾宮。觱篥(bì lì)起《萬壽永無疆》,引子。上壽。第一盞,笛起《帝壽昌慢》……第五盞,觱篥起《永遇樂慢》。」宮中設宴稱爲排當。可見《永遇樂慢》原爲用於祝壽宴會諸喜慶場合之宮廷音樂,可能很早就傳人民間,北宋時已被文人用爲詞調。調始見宋柳耆卿《樂章集》,注歇指調「林鐘商」,晁無咎詞名《消息》,明末清初·萬紅友《詞律》引晁無咎《消息》注云:「自過腔,即越調《永遇樂》。」《欽定詞譜·卷三十二》:「《永遇樂》有平韻、仄韻兩體。」自柳耆卿創《永遇樂》仄韻體,此調在北宋均押仄韻。南宋時,陳西麓填此調改押平韻,其「玉腕籠寒」一首自注雲:「舊上聲韻,今移入平聲。」《日湖漁唱》。《詞律·卷十八》、《欽定詞譜·卷三十二》均於此調下列仄韻、平韻兩體。茲以蘇、辛詞爲準。一百四字,前後闋各四仄韻。此調紆徐和緩,韻稀,而可平可仄之字較多,乃律寬之調,故宋人用此調者頗衆,風格既可豪放,亦可婉約。 「孫巨源以八月十五日離海州,坐別於景疏樓上。既而與餘會於潤州,至楚州乃別。餘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與太守會於景疏樓上,作此詞以寄巨源」:傅注於調名次行,題首有「公自序雲」四字。元延祐本題注同傅注而無「公自序雲」四字。吳訥鈔本、《二妙集》本、毛本作「寄孫巨源」。 孫巨源:即孫洙,宋揚州廣陵人,字巨源。孫昌齡子。羈丱能文,熟諳典故。宋仁宗皇祐元年(西元一〇四九年)未冠擢進士。進策五十篇,指陳政體,明白剴切。韓魏公嘆爲「今之賈傅」。再遷集賢校理,知太常禮院。宋英宗治平三年(西元一〇六六年)應詔上疏言時政要務,事皆可行。爲史館檢討、同知諫院。王介甫主新法,多逐諫官御史,巨源知不可,而鬱郁不能有所言,但力求補外。熙寧三年(西元一〇七一年),知海州。歷官幹當三班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宋神宗元豐初兼直學士院,擢翰林學士,元豐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卒,年四十九。生平見《宋史·卷三百二十一·孫洙傳》。 海州:龍榆生箋:「《元和郡縣誌》:『海州,春秋魯之東鄙,秦分薛郡爲郯(Tán)郡,漢改郯爲東海郡,武德四年改海州。』《元豐九域志》:『淮南東路海州,治朐(Qú)山縣,東南至漣水軍三百四十里,北至密州四百五十里。』」 景疏樓:傅子立注:「西漢疏廣、疏受,仕爲太子太傅、少傅,乞骸骨退歸鄉里,時人高其節。今東武有景疏樓,有景慕之意也。二疏,東海人。」劉尚榮按:「事詳《漢書·卷七十一·疏廣傳》。此係綜述大意,未引《傳》文。東坡《次韻孫巨源,寄漣水李、盛二著作,並以見寄五絕(其二)》有云:『不獨二疏爲可慕,他時當有景孫樓。』自注:『巨源近離東海郡,有景疏樓。』傅子立誤以爲此詞作於密州,遂謂『東武有景疏樓』。實則此詞作於海州。」 「既而與餘會於潤州,至楚州乃別」:孫巨源離海州後先南遊江蘇一帶,於十月間與離杭北赴密州途東坡會於潤州,東坡作《潤州甘露書彈箏》詩和《採桑子·潤州多景樓與孫巨源相遇》詞。二人同遊揚州諸地,至楚州分別。 下:元延祐本、吳訥鈔本、《東坡外集》作「上」。 明月如水:傅子立注引唐·杜少陵《江月》詩:「江月光於水。」 月隨人千里:傅子立注引南朝宋·鮑參軍《玩月城西門廨中》詩:「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 別來三度:龍榆生箋引《東坡詩集·次韻孫巨源,寄漣水李、盛二著作,並以見寄五絕(其一)》:「昔與巨源、劉貢父、劉莘老相遇于山陽。自爾契闊,惟巨源近者,復相見於京口。」又朱彊村注引清·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總案》:「此詞有『別來三度,孤光又滿』,乃與相別巨源三月,而客至東武,爲道寄語,故作此詞。時巨源以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召還,計其必已自淮入京,故又有『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及『此時看、迴廊曉月,也應暗記。』等句,道其鎖宿之情事也。此詞作於乙卯正月,確不可易。案詞敘稱八月十五日坐別樓上,則詞中『別來三度』,乃謂巨源之別海州,歷九月、十月,至公至之十一月十五日恰爲三度,非公與別三月也。仍從《紀年錄》編甲寅。」 淮上:元延祐本作「濉(Suī)上」。龍榆生箋引《括地誌》:「濉水首受浚儀縣浪漾渠水,東經臨慮縣入泗。」 西垣:傅子立注:「中書省謂之西掖。劉公幹詩:『誰謂相去遠,隔此西掖垣。拘限清切禁,中情無由宣。』」劉尚榮按:「見《文選·卷二十三·〈贈答詩·劉公幹贈徐幹〉》。」 露華:《二妙集》本、毛本作「雲華」。龍榆生箋引唐·李太白《清平調(其一)》:「春風拂檻露華濃。」
簡介
這是一首懷人詞,是爲寄託對好友孫巨源的懷念而作。蘇東坡此詞一反常格,從對方寫,通篇皆爲設想之詞,有人有己,撲朔迷離,寫法上很別緻。 上闋由設想巨源當初離別海州時寫起,以月爲抒情線索。首三句寫景疏樓上餞別時「明月如水」;「美酒」三句寫巨源起行後明月有情,「隨人千里」;下六句寫別來三度月圓,而旅途孤單,無人同醉,唯有明月相共,照影無眠。幾種不同情景,層深遞進。但這都是出自詞人的想象,都是從對方在月下的心理感受上落筆,寫得極有層次,形象逼真,情景宛然。詞人這樣着力刻畫,表面上是映託巨源,實際上是寫詞人自己懷人之思。 過闋三句點破引發詞人遙思之因,有客從濉上來,捎帶了巨源「深意」,遂使詞人更加癡情懷念。「憑仗」三句,又發奇想。淮河發源於河南,東經安徽、江蘇入洪澤湖,其下游流經淮陰、漣山入海。此時孫巨源在汴京,蘇軾在海州,友人淚灑清淮,東流到海,見出其思念之情深;自己看出淮水中有友人相思之淚,又說明懷友之意切。舉目所見,無不聯想到友情,而且也知道友人也必唸到自己。淮水之淚,將對方之深意,己方之情思,外化爲具體形象,設想精奇,抒情深透。「而今」以下六句,又翻進一境,再寫意想中景象,回應上闋幾次點月,使全篇渾然圓妥,勾連一氣,意脈層深。「夜永」句設想巨源在西垣(中書省)任起居舍人宮中值宿時情景,長夜無眠,孤清寂寞,「此時看、回廓曉月」,當起懷我之情,刻畫更爲感人,有形象,有情思。詞人不說自己徹夜無眠,對月懷人,而說對方如此,仍是借人映己。最後「也應暗記」,四字可謂神來之筆,這裏有人有我,深細婉曲,既寫到了巨源的心理,又寫出了自己的深意,是提醒,也是確信巨源會「暗記」往日的情景,二人綿長情思,具見言外。 此詞以離別時的明月爲線索抒寫友情,藝術上別具一格。全詞五次寫到月:有離別時刻之月,有隨友人而去之月,有時光流逝之月,有陪伴詞人孤獨之月,有友人所望之月。詞之上闋以寫月始,下闋以寫月終,月光映襯友情,使作品詞清意達,格高情真。
佳句
- 憑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淚。
- 卷珠簾、悽然顧影,共伊到明無寐。
- 美酒清歌,留連不住,月隨人千里。
翻譯
暫無內容
評價
暫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