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樓記
水居一室耳,高其左偏爲樓。樓可方丈,窗疏四闢。其南則湖山,北則田舍,東則九陸,西則九龍峙焉。樓成,高子登而望之曰:“可矣!吾于山有穆然之思焉,於水有悠然之旨焉,可以被風之爽,可以負日之暄,可以賓月之來而餞其往,優哉遊哉,可以卒歲矣!”於是名之曰“可樓”,謂吾意之所可也。 曩吾少時,慨然欲遊五嶽名山,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託而棲焉。北抵燕趙,南至閩粵,中逾齊魯殷周之墟,觀覽及,無足可吾意者,今乃可斯樓耶?噫,是予之惑矣。 凡人之大患,生於有所不足。意所不足,生於有所不可;無所不可焉,斯無所不足矣,斯無所不樂矣。今人極力以營其口腹,而所得止於一飽。極力以營居處,而所安止几席之地。極力以營苑囿,而止於歲時十一之遊觀耳,將焉用之! 且天下之佳山水多矣,吾不能日涉也,取其可以寄吾之意而止。凡爲山水者一致也,則吾之於茲樓也,可矣。雖然,有所可則有所不可,是猶與物爲耦也。吾將由茲忘乎可,忘乎不可,則斯樓其贅矣。
詩集
暫無內容
註解
可:適合人意。 高,使……高。 闢:同“壁”牆壁 九陸:指平原。 峙:屹立、聳立。 高子:作者自稱。 可:動詞,適合人意。 穆:同“睦”,和順 被:通“披”,引申爲享受。 暄:溫暖。 曩:從前。 慨然:激昂的樣子,也指情緒激昂。 棲:寄居。 逾:越過。 墟:遺址 營:謀求。 營居處:建造居住的地方。 營:建造、建築。 歲時十一:文中指從每年適合遊賞的時節中拿十分之一的時間。歲時,每年一定的季節或時間;十一,十分之一。 耦(ǒu):兩人耕地,引申爲匹敵、相對,指事物有正有反。 其:表揣測,大概。 贅:多餘。
簡介
《可樓記》是明代文學家高攀龍的一篇散文。文中夾敘夾議,表達了作者對當時不合理的社會現象的看法。
佳句
- 凡人之大患,生於有所不足。
- 意所不足,生於有所不可;無所不可焉,斯無所不足矣,斯無所不樂矣。
翻譯
(這不過是)水邊上一個小小的居室罷了,偏左室內往上搭一間小樓。樓大一丈見方,四面開窗。南邊有湖有山,北面有農田茅舍,平原延展在東,九龍山聳立在西。小樓築成,高子登臨縱目四望,說道:“可以了!山使我感到和順舒暢,水使我覺得悠遠閒靜,可以享受清風的爽快,可以得到冬日的溫暖,可以迎接皓月的來臨,又歡送它的歸去,多好呀!多快樂呀!可以終老此地了!”於是起名叫“可樓”,意思就是我心滿意足以爲可以了。 從前我年輕時,志向很大,想要遊遍天下名山,尋找一個像桃花源那樣美好的處所,寄居下來。我北方去了燕趙,南方到過閩粵,中原跨越了齊魯殷周的故地,觀覽所及的,沒有可以滿我之意的,何以現在對這間小樓卻以爲可以了呢?咦,這倒是我的疑惑了。 大凡人的大患,產生於不滿足。人的意向中的有所不滿足,產生於人的意向中的有所不可以;無所不可以,這就無所不滿足,這就無所不快樂了。現在的人極力謀求山珍海味,頂多享受一飽罷了;極力建築高樓大廈,頂多享受起居活動的几席之地罷了;極力營造亭臺花園,頂多一年中去遊賞一兩次罷了,這些都有何用呢!況且天下的好山好水很多,我不能每天去遊玩,只要可以寄託我的志趣就行了。天下的山與水都是一樣的,我有了這座小樓,也可以了。當然,有所可以也就會產生有所不可以,猶如事物都是有正有反對待的一樣。我將由此忘掉可以,也忘掉不可以,這樣說來這座可樓也是多餘的了。
評價
暫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