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千秋歲引

別館寒砧,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楚颱風,庾樓月,宛如昨。
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他情擔閣,可惜風流總閒卻。當初漫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夢闌時,酒醒後,思量着。
                

詩集

註解

千秋歲引:詞牌名,爲《千秋歲》變格。八十二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五仄韻。
別館:客館。砧(zhēn):搗衣石。這裏指搗衣聲。
畫角:古代軍中樂器。
寥廓(liáokuò):空闊,此處指天空。
楚颱風:楚襄王蘭臺上的風。宋玉《風賦》:“楚王遊於蘭臺,有風颯至,王乃披襟以當之曰:‘快哉此風!’”
庾(yǔ)樓月:庾亮南樓上的月。《世說新語》:“晉庾亮在武昌,與諸佐吏殷浩之徒乘夜月共上南樓,據胡牀詠謔。”
他情:暗指皇上的恩情。擔閣:延誤。
漫:徒然,白白地。華表語:指向皇上進諫的奏章。華表,又名誹謗木,立於殿堂前。
秦樓約:指與戀人的約會。秦樓,代指女子居住處。
夢闌(lán):夢醒。闌,殘,盡。

簡介

作爲一代風雲人物的政治家,王安石也並未擺脫舊時知識分子的矛盾心理:在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兩者中間徘徊。他一面以雄才大略,執拗果斷著稱於史冊,另一方面,在激烈的政治漩渦中也時時泛起激流勇退,功名誤身的感慨。上片寫秋景。以悲秋詩詞習用的“寒砧”、“畫角”意象,與別館、孤城相交融,借聲寫境,交織成一幅秋聲悽切哀婉,蕭條寒瑟的秋色圖。下片抒情。辭意頓折,以兩個“無奈”強烈表達羈身宦途,身不由己的苦衷,揭明詞人悲秋原因:“名利縛”,“情擔閣”,即名繮利鎖縛人心性,世情俗態耽擱人生。“可惜”句講多少風流俊雅之韻事,都因羈身官場名利俗情而丟脫不顧,流露了深深惋惜與自悔。“當初”二句追思嘉祐三年(1058),年輕氣盛地向仁宗上萬言書建議變法,遂導致“而今誤我秦樓約”,明寫空負與愛妻團聚的期約和私諾,暗寫自己所眷戀之美人的失落,實爲比興式意象,隱喻空懷“華表留語”之抱負,卻落得“秦樓誤約”,理想落空之殘局。最後,復以“夢闌”、“酒醒”皆思量,抒寫詞人對新政變法理想破滅的深思和悲哀。此詞意在表達作者的一種情感,寫來空靈迴盪,真如空中之色,鏡中之像,然情意真摯,惻惻動人。

佳句

  • 夢闌時,酒醒後,思量着。

翻譯

傳入旅舍的搗衣聲,應和着孤城城頭的畫角,一片秋聲在廣闊的天地間迴盪。歸去的燕子向東從海上飛走,南來的大雁自空中落下,棲息在沙灘上。這兒有楚王攜宋玉遊蘭臺時感受到的愜意的涼風,有庾亮與殷浩輩在南樓吟詠戲謔時的大好月色,清風明月的景象,還都與當年一樣。
真是無可奈何啊!我被那微不足道的名利所羈縛,又被那難以割捨的感情所耽擱,可惜那些風流韻事都被丟到一邊了。當初徒然許下功成身退時,要去求仙訪道,瀟瀟度日的諾言。到如今,反誤了我與佳人的秦樓約會。當睡夢覺來時、酒醉清醒後,我細細地思量着這一切。

評價

楊慎《詞品》:荊公此詞,大有感慨,大有見道語,既勘破乃爾,何執拗新法,鏟滅正人哉?
李攀龍《草堂詩餘雋》:不着一愁語,而寂寂景色,隱隱在目,洵一幅秋光圖,最堪把玩。
卓人月《古今詞統》卷十一:末句不言愁,使人自愁。
沈際飛:介甫有遊仙之意,悟矣。必待“夢閨”、“酒醒”、“思量着”,又何遲也。媚出於老,流動出於整齊,其筆墨自不可議。
先著、程洪《詞潔》:“無奈”數語鄙俚,然首尾實是詞家法門。閱北宋詞須放一線道,往往北宋人一二語,又是南渡以後丹頭,故不可輕棄也。
黃蘇《蓼園詞選》:按是必其退居金陵時作也。意致清迥,愉然有出塵之致。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