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鷓鴣天 · 元夕有所夢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裏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詩集

註解

鷓鴣天:詞牌名,據傳詞名取自鄭隅詩“春遊雞鹿塞,家在鷓鴣天”,又稱“思越人”“剪朝霞”“驪歌一疊”“醉梅花”“思佳客”。雙調,上片四句,押三平韻,二十八字,下片五句,押三平韻,二十七字,共五十五字。上片第三、四句及下片兩個三字句多用對仗,用“大石調”。
元夕:即元宵節,在舊曆正月十五。
肥水:即淝水。源出安徽合肥紫蓬山,東南流經將軍嶺,至施口入巢湖。
不合:不應當;不該。種相思:留下相思之情,謂當初不應該動情,動情後尤不該分別。
丹青:泛指圖畫,此處指畫像。
紅蓮夜:指元宵燈節。紅蓮,指燈節的花燈。周邦彥《解語花·上元》:“露浥紅蓮,燈市花相射。”

簡介

姜夔在此詞中展現出來的情感卻不同。這首詞是寧宗慶元三年(1197)姜夔在杭州所寫“合肥情詞”之一,記元宵之夜的夢中情事。二十多年前,詞人曾逗留淮南合肥,於勾欄坊曲間結識善彈箏琶的姐妹,此後雖天各一方,詞人舊情難以自抑,歲歲紅蓮夜,依舊是兩處沉吟,這是一份何等濃烈的情感!本詞首句以流水起興,肥水滾滾東流,永遠沒有終止的時期。當時真不該一見你就埋下相思的情思。詞人被流光拋擲,當初輕狂多情的少年如今已是鬢髮如絲的中年人,不知心上人的下落,更不能相見,悲傷沉入心底,不堪重負。“別久不成悲”,不是不悲,而是悲痛已沁入心骨。結語“兩處沉吟各自知”,出之以淡語,是怕觸動更多的心思,還是以淡雅寫深摯?白石自有匠心。

佳句

  •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
  • 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裏忽驚山鳥啼。
  •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

翻譯

肥水汪洋向東流,永遠沒有停止的時候。早知今日淒涼,當初真不該苦苦相思。夢裏的相見總是看不清楚,趕不上看畫像更加清晰,而這種春夢也常常無奈會被山鳥的叫聲驚起。
春草還沒有長綠,我的兩鬢已成銀絲,蒼老得太快。我們離別得太久,慢慢一切傷痛都會漸漸被時光忘去。可不知是誰,讓我朝思暮想,年年歲歲的團圓夜,這種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評價

陳思《白石道人年譜》:案所夢即《淡黃柳》之小橋宅中人也。
鄭文焯《鄭校白石道人歌曲》:紅蓮謂燈,此可與《丁未元日金陵江上感夢》之作參看。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元夕感夢之作。起句沉痛,謂水無盡期,猶恨無盡期。“當初”一句,因恨而悔,悔當初錯種相思,致今日有此恨也。“夢中”兩句,寫纏綿顛倒之情,既經相思,遂不能忘,以致入夢,而夢中隱約模糊,又不如丹青所見之真。“暗裏”一句,謂即此隱約模糊之夢,亦不能久做,偏被山鳥驚醒。換頭,傷羈旅之久。“別久不成悲”一語,尤道出人在天涯況味。“誰教”兩句,點明元夕,兼寫兩面,以峭勁之筆,寫繾綣之深情,一種無可奈何之苦,令讀者難以爲情。
沈祖棻《宋詞賞析》:水流無盡,重見無期,翻悔前種相思之誤。別久會難,惟有求之夢寐;而夢境依稀,尚不如對畫圖中之春風面,可以灼見其容儀,況此依稀之夢境,又爲山鳥所驚,復不得久留乎?上片之意如此。下片則言未及芳時,難成歡會,而人已垂垂老矣,足見別之久、愁之深。夫“黯然消魂者,惟別而已矣”,而竟至“不成悲”,蓋緣飽經創痛,遂類冥頑耳。然而當“歲歲紅蓮夜”,則依然觸景生情,觸景生情,一念之來,九死不悔,惟兩心各自知之,故一息尚存,終相印也。戴叔倫《湘南即事》雲:“沅湘日夜東流去,不爲愁人住少時。”魚玄機《江陵愁望寄子安》雲:“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可與首二句比觀。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