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漏:古代計時用的漏壺。 翦翦:形容初春的寒風削麪,尖刻刺骨。
簡介
宋仁宗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嘉祐三年(公元1059年)上變法萬言書,未被採納。直到宋神宗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神宗準備實行新法,到四月才召他進京面對。經過二十六年的漫長歲月,王安石屈居下位不算,最大的憾事是變法主張未能實現。此時形勢突變,遇到了賞識他主張的銳意變法的新帝,正是龍虎風雲、君臣際遇的良機,大展鴻圖,即在眼前。因此,他在值宿禁中的時候,面對良宵春色,剪剪輕風,金爐香燼,月移花影,一派風光,激起了思想上難以自制的波瀾,爲自己政治上的春色撩撥得不能成眠。
佳句
-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幹。
翻譯
夜已經深了,香爐裏的香早已經燃盡,漏壺裏的水也快漏完了。後半夜的春風給人帶來陣陣的寒意。 然而春天的景色卻使人心煩意亂,只看見隨着月亮的移動,花木的影子悄悄地爬上了欄杆。
評價
暫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