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浪淘沙 · 令丹陽浮玉亭席上作

綠樹暗長亭。幾把離尊。陽關常恨不堪聞。何況今朝秋色裏,身是行人。
清淚浥羅巾。各自消魂。一江離恨恰平分。安得千尋橫鐵鎖,截斷煙津。
                

詩集

註解

丹陽:地名,在鎮江之南,舊屬鎮江府。
浮玉亭:元陶宗儀《說郛》卷九七引釋惠凱《金山志》雲:“客問:何爲浮玉?答雲:此出《仙經》。上仙居浮玉山,朝上帝,則山自浮去,因金、焦俱在水上,故名。”“此山(金山)大江環繞,每風濤四起,勢欲飛動,故南朝謂之浮玉山。”宋刻“浮玉”二字,今猶存焦山西側。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七《鎮江府·景物上》:“金山,在江中.去城七里,舊名浮玉。”“浮玉亭,需亭北。”“需亭,在府治西五里。”
長亭:古時於道旁每隔十里設長亭,故亦稱“十里長亭”,以供行旅停息。近城者常爲送別之處。
陽關:唐王維《送元二使安四》:“渭城朝雨澠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八十《近代曲辭》:“《渭城》一日《陽關》,王維之所作也。本健人使安西》詩,後遂被於歌……《渭城》、《陽關》之名,蓋因辭雲。”
千尋橫鐵鎖:《晉書》卷四二《王浚傳》:“太康元年正月,浚發自成都,率巴東監軍、廣武將軍唐彬,攻吳丹楊,克之,擒其丹楊監盛紀。吳人於江險磧要害之處,並以鐵鎖橫截之,又作鐵錐,長丈餘,暗置江中,以逆距船。”王浚滅蜀後,繼而起兵伐吳。吳人憑藉長江天險,於水中橫置鐵鎖、鐵錐,抗拒北軍,然晉師除錐熔鎖,終無阻礙,順流鼓棹,直搗三山。孫皓備亡國之禮,素車白馬,肉袒面縛,銜璧牽羊,率百官投降晉師,東吳遂亡。

簡介

《浪淘沙·丹陽浮玉亭席上作》是宋代詞人陸游所寫的一首詞。該詞上闋已將自己的感受寫得淋漓盡致,下闋故轉而藉助於想像進一步展拓詞意。全詞詞人渲染環境氣氛,有景有情,有聲有色,而且把景物、事件、心情交織融合在一起,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詞人內心的情感。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長亭旁的綠樹已變得蒼黃,送別的筵席上幾次舉杯話別.常常害怕離別而不忍聽那《陽關曲》,更何況如今秋色蕭索身是遠行人。
清淚沾溼了羅巾,人人都黯然傷神,一腔離恨就像不盡的江水一樣深。哪裏去找千尺的橫江鐵鎖,在這煙水迷濛的渡口截斷江流。

評價

明代卓人月《古今詞統》卷七:“安得”二句。想頭愈奇愈新。
近代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長亭把酒,自古傷離,身是行人,誰能堪此!下闋言居者、行者,同是江水量愁,鐵鎖橫江,本以斷東下之師,今以斷愁來之路,句新與情摯兼併,與永叔之“陌上尋人,倩他燕子”,玉田之“相思一事業,寄與孤鴻”,皆詞人幽邃之思。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