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時期人西施浣紗於若耶溪而得名,後用作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此調有平仄兩體。全詞分上下兩闋,上闋三句全用韻,下闋末二句用韻,過闋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於上口,爲婉約派與豪放派多數詞人所常用。 遣懷:猶遣興。 翻:同“反”。 摘花銷恨舊風流:當初曾與她有過美好的風流的往事。唐·杜甫《佳人》:“摘花不插發,採柏動盈掬。” 碧桃:桃樹的一種。花重瓣,不結實,供觀賞和藥用。 屧(xiè)痕蒼蘚(xiǎn)徑空留:此言長滿蒼蘚的小徑上,那嬌小的鞋痕猶在,可是人卻不知何處去了。屧痕,鞋痕;蒼蘚,苔蘚。 兩眉:兩彎秀眉,這裏代指所思戀之人。
簡介
《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是清代詩人納蘭性德創作的一首詞。詞的上闋寫景,回憶美好;下闋由回憶回到現實,描寫現狀。全詞融情於景,表達了作者的懷人之心、相思之意。 這首詞上闋寫景,開篇提起梧桐兼雨這種歷來被用來描寫蕭瑟之景的典型化意象,而梧桐細雨所蘊含的內在情感向來與離愁別恨緊密相連,此句把這雨打梧桐之景和離恨別情融在一個“淚”字上,雨淚相對,做到了情景交融。“梧桐雨”和“流淚”都能引起讀者與離情有關的聯想,作者只是把“雨歇梧桐”與“淚乍收”並列提出,自然在其眼中梧桐也在爲其傷心,漫天秋雨也只不過昭示了他的宣泄。“淚乍收”語涉雙關,一重理解是梧桐停止滴雨,就好像停止了流淚,如此則梧桐已然通了人性,自是脈脈含情;另一說則是詞人聽見秋雨暫歇而不再泫然流淚,如此一來,詞人傷情,自然顯露無遺。但不管作何種解釋,詞人的傷感在此作中卻是不變的,反而能增加一種朦朧的意境。由此而來的“遣懷”二句也正點明瞭這種傷感之情,是承接上邊造景時留下的餘響加以推進的。剛收淚眼,就過渡到爲排遣愁懷而回憶過往。此處詞人感懷傷情,也自然與故人的一段美好往事有關,應指自己和昔日戀人一起度過的那段美好歲月。相伴的日子一晃而過,昔日的甜蜜和浪漫隨着時間的流逝都成爲了“舊風流”,一個“舊”字頓時顯出往事塵封的滄桑,這其中透出詞人不少感慨。 下闋由回憶回到現實,承接上闋“舊風流”,筆觸描寫到眼前一片空寂之景,前二句全然寫眼前所見景緻,竹簾上映着碧桃樹影,花徑的苔蘚上還留下她的鞋印,然而伊人已去,徒然睹物思人,增加傷感。此句顯系化用唐崔護《題都城南莊》中“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句而來,其中“簾影碧桃”和“屧痕蒼蘚”對仗工整而典雅,表達了好景不長的感慨和無限悵惘的情懷。“空留”二字透露出感慨和無奈。寫景虛虛實實,一切景語皆情語,可知虛實安排也並非隨意爲之。在此句中敘及簾影碧桃,伊人不在,則爲實景實情;“屧痕蒼蘚”此語中意象表現的感覺是伊人離去之後,足跡仍在,這也只能是詞人心中所想,不是實景,“徑空留”意即小路寂然,依舊在眼前斜陳。“空”並不是外在的虛無,而是內心的空虛,恍恍惚惚,不知所往。結句由看到天上彎彎的新月而聯想到伊人的雙眉,但不知她如今人在何處,一種刻骨相思之情躍然紙上,情深意苦。詞句亦纏綿悽婉,令人惆悵。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秋雨停了,梧桐樹葉不再滴雨 ,好像是停止了它滴滴的眼淚。重新反覆回憶,釋放自己的情懷。想當初曾與思念之人有過美好的風流往事。 (回憶)那美麗的身影、如桃花般的面容,但人已離去(可是人卻不知何處去了)。只空空留下那嬌小的鞋痕在長滿蒼蘚的小徑上。思戀之人在何處,只有孤單的如鉤明月。
評價
暫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