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水龍吟 · 題文姬圖

須知名士傾城,一般易到傷心處。柯亭響絕,四弦才斷,惡風吹去。萬里他鄉,非生非死,此身良苦。對黃沙白草,嗚嗚卷葉,平生恨、從頭譜。
應是瑤臺伴侶,只多了、氈裘夫婦。嚴寒觱篥,幾行鄉淚,應聲如雨。尺幅重披,玉顏千載,依然無主。怪人間厚福,天公盡付,痴兒騃女。
                

詩集

註解

文姬:漢蔡文姬,名琰,字文姬,生卒年不詳。陳留圉(今河南省祀縣南)人。爲漢大文學家蔡邕之女。博學能文,有才名,通音律。初嫁河東衛仲道,夫亡無子,歸母家。漢獻帝興平(西元一九四年至西元一九五年)中,天下亂,爲亂軍所虜,流落南匈奴十二年,生二子。後曹操以金璧贖還,改嫁董祀。有《悲憤詩》二首傳世。
「須知名士傾城,一般易到傷心處」句:謂要知名士與美人是多情而敏感的,他們最易生愁動感。傾城,代指美女。
柯亭:即柯亭笛。相傳蔡邕(蔡文姬之父)用柯亭(古地名,在今浙江省紹興市西南,此地盛產良竹)之竹製笛。晉伏滔《長笛斌》:「邕避難江南,宿於柯亭。柯亭之觀,以竹爲椽。邕仰而盯之曰:‘良竹也。’取以爲笛,奇聲獨絕。歷代傳之,以至於今。」
四弦,指蔡文姬所彈奏之琵琶。琵琶爲四根弦,故云。
瑤臺伴侶:謂蔡文姬本可以成爲漢家的貴婦人,或是宮中的後妃。瑤臺,美玉砌築之樓臺,代指華麗之樓閣,或神仙所居之處,此處借指漢家天子。
觱篥(bì lì):古代簧管樂器名。又稱「茄管」、「管頭」。出自西域龜茲,後傳入內地。唐·劉商《胡茄十八拍》第七拍:「龜茲愁中聽,碎葉琵琶夜深怨。」
尺幅重披:謂用圖畫重新描繪了文姬赴漠北的情景。尺幅,以小幅的絹或紙作畫。披,披露、陳述。宋曾鞏《祭晁少卿文》:「會合乖闊,則有書問,開紙披辭,猶若際遇。」此處引申爲「摹畫出」之意。
依然無主:蔡文姬《胡笳十八拍》:「天災國亂兮人無主,唯我薄命兮沒胡虜。」
騃(ái):癡,愚。

簡介

《水龍吟·題文姬圖》爲清代學者納蘭容若的詞作品。這是一篇題畫之作。從詞的內容來看,大約畫面上只畫出了蔡文姬一人遠嫁匈奴的形象。故詞中對她「萬里他鄉,非生非死。此身良苦」,「玉顏千載,依然無主」的命運深表哀嘆和同情。最後三句更對天公使天下「痴兒騃女」偏得「人間厚福」發出了不平之鳴。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要知道名士和美女一般都是容易動情生愁。柯亭笛響已絕,精通音律之才已矣,文姬因戰亂被虜往胡地。萬里迢迢的他鄉,她生不能生,死不得死,此身確實辛苦。她用卷葉吹奏出鳴鳴的笛音,將此生所有的愁怨,從頭譜曲。
她本應成爲漢家的貴婦,而今卻做了胡人的妻室。塞北嚴寒,在淒厲的笳管聲中,她思念的淚水如雨水般應聲而落。重新展開《文姬圖》細看,千載悠悠,她美好的容顏依舊,只是孑然一身。怪老天盡把人間的厚福,都給了那些庸庸碌碌之人。

評價

暫無內容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