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子產告範宣子輕幣

範宣子爲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二月,鄭伯如晉。子產寓書於子西,以告宣子,曰:“子爲晉國,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聞重幣。僑也惑之。僑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夫諸侯之賄,聚於公室,則諸侯貳;若吾子賴之,則晉國貳。諸侯貳則晉國壞,晉國貳則子之家壞。何沒沒也?將焉用賄?
夫令名,德之輿也。德,國家之基也。有基無壞,無亦是務乎?有德則樂,樂則能久。詩云:‘樂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上帝臨女,無貳爾心。’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則令名載而行之,是以遠至邇安。毋寧使人謂子,子實生我,而謂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
宣子說,乃輕幣。
                

詩集

註解

幣:帛,古代通常用作禮物。這裏指諸侯向盟主晉國進獻的貢品。
病:這裏作動詞用,憂慮。
鄭伯:鄭簡公。
子產:即公孫僑,一字子美。鄭簡公十二年(前554)爲卿,二十三年(前543)執政。寓:寄,傳書。子西:鄭大夫。當時隨從鄭簡公去晉國。
僑:子產自稱。
賄:財物。
令名:好的名聲。
公室:指晉君。
賴:恃,憑藉。
沒沒:沉溺,貪戀。
輿:車子。
只:語助詞,沒有意義。
“無貳爾心”:即“爾心毋貳”。
邇:近。
浚:取。
焚身:喪身。
說:通“悅”,高興。

簡介

本文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晉平公時期,晉國是各諸侯國的盟主,各國交納的幣帛負擔很重。子產是鄭國有才幹的政治家,他就這種狀況採取了寄書說理的方式,利用晉國想極力保住盟主地位和希望得到美好聲譽的心理,闡明“重幣”與“輕幣”的關係,使晉國不得不減輕了對諸侯國的剝削。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晉範宣子執政,諸侯去朝見晉國時的貢納的財禮很重,鄭國人對此感到不滿。
二月,鄭簡公到晉國去。子產托子西帶信告訴範宣子,說:“您治理晉國,四鄰的諸侯沒有聽到您的美德,卻聽到您要很重的貢物,我對此感到迷惑。我聽說君子執掌國家和家族政權的,不是擔心沒有財禮,而是害怕沒有好名聲。諸侯的財貨,都聚集在晉國,那麼諸侯就會叛離。如果您貪圖這些財物,那麼晉國的內部就會不團結。諸侯叛離,晉國就要受到損害;晉國內部不團結,您的家族就會受到損害。爲什麼那樣糊塗呢!貪圖得來的財貨又有什麼用呢?
“好名聲,是裝載德行遠遠傳播的車子。德行,是國家和家族的基礎。有了基礎才不至於敗壞,不也應該致力於這個嗎?有了德行就會與人同樂,與人同樂才能在位長久。《詩經》說:‘快樂啊君子,是國家和家族的基礎。’這就是說有美德啊!‘上天看顧你,不要三心二意。’這就是說有好名聲啊!心存寬恕來發揚美德,那麼好名聲就可以四處傳播,因此遠方的人紛紛來到,近處的人得到安心。是寧可讓人說您‘您確實養活了我’,還是說‘您榨取我來養活自己’呢?大象有了象牙而使自己喪生,這是因爲象牙也是值錢的財貨呀。”
範宣子聽了很高興,就減輕了諸侯進貢的財禮。

評價

暫無內容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