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輓歌辭三首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爲人,今旦在鬼錄。 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 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 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 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其二】 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觴。 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 餚案盈我前,親舊哭我傍。 欲語口無音,欲視眼無光。 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 一朝出門去,歸來良未央。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嶕嶢。 馬爲仰天鳴,風爲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詩集
暫無內容
註解
輓歌:挽柩者所唱哀悼死者的歌,泛指對死者悼念的詩歌或哀嘆舊事物滅亡的文辭。 非命促:並非生命短促。意謂生死屬於自然規律,故生命並無長短之分。 昨暮:昨晚。 同爲人:指還活在世上。 今旦:今晨。 在鬼錄:列入鬼的名冊,指死去。 魂氣:指人的精神意識。《左傳·昭公七年》疏:「附形之靈爲魄,附氣之神爲魂。」 散何之:散歸何處。 枯形:枯槁的屍體。 寄空木:安放於棺木之中。 索:尋找。 千秋萬歲:千年萬年,形容歲月長久。 湛(zhàn)空觴:是說往日的空酒杯中,如今盛滿了澄清的奠酒。 春醪(lǎo):春酒。 浮蟻:酒面上的泡沫。《文選·張衡〈南都賦〉》:「醪敷徑寸,浮蟻若萍。」劉良注:「酒膏徑寸,佈於酒上,亦有浮蟻如水萍也。」 餚(yáo)案:指擺在供桌上的盛滿肉食的木盤。餚,葷菜;案,古代進食用的一種短腳木盤。 盈:指擺滿。 傍:即「旁」。 荒草鄉:指荒草叢生的墳地。按:逯本據《樂府詩集》於此句後校增「荒草無人眠,極視正茫茫」二句,爲諸本所無。然此二句與第三首「四面無人居」、「荒草何茫茫」等句重複,故當刪去。 出門去:指出殯。 良未央:未有盡頭,遙遙無期。良,確,誠。此句一本作「歸來夜未央」。 何:何其,多麼。 茫茫:無邊無際的樣子。 蕭蕭:風吹樹木聲。 嚴霜:寒霜,濃霜。 送我出遠郊:指出殯送葬。 無人居:指荒無人煙。 嶕嶢(jiāo yáo):高聳的樣子。 馬:指拉靈樞喪車的馬。 幽室:指墓穴。 朝(zhāo):早晨,天亮。 賢達:古時指有道德學問的人。 無奈何:無可奈何,沒有辦法。指皆不免此運。 向:先時,剛纔。 各自還其家:《文選》作「各已歸其家」,茲從逯本。 已歌:已經在歡快地歌了。是說人們早已忘了死者,不再有悲哀。 何所道: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簡介
這組組詩作品是詩人假設自己死後的情況,表達了自己對生死的看法,又安慰親友不必過於悲傷。第一首詩是說死後收殮的情況,描述兒女朋友痛哭。詩人豁達地說死後便沒有榮譽與羞辱,只覺得酒還未喝夠便死了,有些遺憾。第二首詩是寫出殯前的祭祀。詩人描述親人的哀傷,自己雖感到不能飲酒的遺憾,但已爲離開家園而有些黯然。第三首詩是寫下葬的情形。詩人對下葬後的幽冥世界不猜測,也認爲賢達也不能逃避死亡,與當時追求神仙得道的風氣迥異。全詩藝術構思極有新意,以形象化的語言設想自己離開人世之後發生的主客觀情狀,表現了詩人對生死極其坦然的態度,顯示了他極其明徹達觀的思想。
佳句
- 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翻譯
【其一】 人命有生必有死,早終不算生命短。 昨晚生存在世上,今晨命喪赴黃泉。 遊魂飄散在何處?枯稿屍身存木棺。 嬌兒找父傷心啼,好友痛哭靈柩前。 死去不知得與失,哪還會有是非感? 千秋萬歲身後事,榮辱怎能記心間? 衹恨今生在世時,飲酒不足太遺憾。 【其二】 生前貧困無酒飲,今日奠酒盛滿觴。 春酒清香浮泡沫,何時能再得品嚐! 佳餚滿案擺面前,親友痛哭在我旁。 想要發言口無聲,想要睜眼目無光。 往日安寢在高堂,如今長眠荒草鄉。 一朝歸葬出門去,想再歸來沒指望。 【其三】 茫茫荒野草枯黃,蕭瑟秋風抖白楊。 已是寒霜九月中。親人送我遠郊葬。 四周寂寞無人煙,墳墓高高甚淒涼。 馬爲仰天長悲鳴,風爲蕭瑟作哀響。 墓穴已閉成幽暗,永遠不能見曙光。 永遠不能見曙光,賢達同樣此下場。 剛纔送葬那些人,各自還家入其房。 親戚或許還悲哀,他人早忘已歡唱。 死去還有何話講,寄託此身在山岡。
評價
龔望《陶淵明集評議》引胡仔:淵明自作輓歌詞凡三首,秦太虛亦效之,餘謂淵明之詞了達,太虛之詞哀怨,有不同耳。 清代邱嘉穗《東山草堂陶詩箋》:首篇乍死而殮,次篇奠而出殯,三篇送而葬之,次第秩然。 清代吳淇《六朝選詩定論·卷十一》:輓歌昉於繆襲,以此歌比而校之,其曠達處相同,而哀慘過之,陸機三章雖佳,風骨則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