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高陽臺 · 西湖春感

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能幾番遊?看花又是明年。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更悽然,萬綠西泠,一抹荒煙。
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見說新愁,如今也到鷗邊。無心再續笙歌夢,掩重門、淺醉閒眠。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
                

詩集

註解

高陽臺:詞牌名,調名取自宋玉《高唐賦》,又名《慶春澤》。雙調一百字。
接葉巢鶯:杜少陵詩:「接葉暗巢鶯。」
斷橋:西湖孤山側橋名。
西泠:杭州西湖橋名。
一抹:一片。
韋曲:唐時長安城南皇子陂西韋氏、杜氏累世貴族,所居之地名韋曲、杜曲。
斜川:在江西廬山側星子、都昌二縣間,陶潛有遊斜川詩,詞中借指元初宋遺民隱居之處。
「見說新愁,如今也到鷗邊」句:沙鷗色白,因說係愁深而白,如人之白頭。辛稼軒《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爲葉丞相賦》詞:「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簡介

亡國之音哀以思,本詞即是一首眷念故國的哀歌,借西湖感春抒發自己的亡國哀痛。本詞爲南宋亡國後詞人重遊西湖感懷而作。上片起拍寫實景,景密意淡。「巢鶯」、「卷絮」、「斜日」,平緩寫景,已暗藏日暮春晚氣氛。
下文發問,雖語意陡轉,亦順理成章。今年花事已晚,故呼喚東風伴隨薔薇稍住。但薔薇花開,春事將盡,故曰「可憐」。末寫西泠繁華景點,已滿目荒涼。「一抹」,筆墨如畫。下片承上片意脈,以問句振起詞氣。梁燕改投門戶,繁華地、人文景,一派淒冷。白鷗也愁,人何以堪,翻進一層,轉寫自我心緒。飛花、啼鵑,發人哀思,着兩「怕」字,寫盡江山易主、人事全非,目不忍睹、耳不忍聞之痛。陳亦峯贊此詞「淒涼幽怨,鬱之至,厚之至」(《白雨齋詞話》),是很恰當的。全章清虛騷雅,融情入景,賦物以情,情摯辭婉,結構嚴謹,靈動流轉,極悽愴纏綿之致。

佳句

  • 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
  • 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
  • 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
  • 更悽然,萬綠西泠,一抹荒煙。
  • 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能幾番遊?看花又是明年。

翻譯

茂密的碧葉上黃鶯在築巢,湖面微波輕卷着落葉柳絮,暮色蒼茫斷橋下馳迴歸船。春日苦短還能夠暢遊幾次?想再看花開又要等到明年。東風啊請暫伴薔薇少住,待到薔薇花開春光已少得可憐。更讓人感到淒涼的是,萬綠叢中的西泠橋畔,如今衹留下一抹荒寒的暮煙。
當年棲息在朱門大宅的燕子如今不知飛向何邊?衹見豪門舊居長滿苔蘚,遊賞勝地也荒草連天。聽說這深深的新愁,如今讓那些清閒的白鷗也愁得白髮翩翩。我再也無心去重溫笙歌舊夢,只把重門緊掩,喝點悶酒獨自閒眠。請不要拉開窗簾,怕見落花紛飛,怕聽聲聲啼鵑。

評價

陳亦峯《白雨齋詩話·巻二》:淒涼幽怨,鬱之至,厚之至。
梁卓如《藝衡館詞選》:亡國之音哀以思。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