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

【其一】
在昔聞南畝,當年竟未踐。
屢空既有人,春興豈自免?
夙晨裝吾駕,啓塗情已緬。
鳥哢歡新節,泠風送餘善。
寒草被荒蹊,地爲罕人遠。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返。
即理愧通識,所保詎乃淺。
【其二】
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
瞻望邈難逮,轉欲志長勤。
秉耒歡時務,解顏勸農人。
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
雖未量歲功,既事多所欣。
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
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
長吟掩柴門,聊爲隴畝民。
                

詩集

暫無內容

註解

癸卯(guǐmǎo)歲:即晉安帝元興二年(西元四〇三年)。癸卯,天干地支之一。
懷古田舍:就是在田舍中懷古。
在昔:過去、往日。與下句「當年」義同。
南畝:指農田。南坡向陽,利於農作物生長,古人田土多向南開闢,故稱。
未踐:沒去親自耕種過。
屢空:食用常缺,指貧窮。
既有人:指顏回。《論語·先進》:「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詩人用以自比像顏回一樣貧窮。
春興:指春天開始耕種。興,始、作。
夙(sù)晨:早晨。夙,早。
裝吾駕:整理備好我的車馬。這裏指準備農耕的車馬和用具。
啓塗:啓程,出發。塗,通「途」。
緬:遙遠的樣子。
哢(lòng):鳥叫。
泠(líng)風:小風,和風。《莊子·齊物論》:「泠風則小和。」陸德明釋文:「泠風,泠泠小風也。」
餘善:不盡的和美之感。善,美好。《莊子·逍遙遊》:「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被荒蹊(xī):覆蓋着荒蕪的小路。
地爲罕人遠:所至之地因爲人跡罕至而顯得偏遠。罕人,很少人跡。
植杖翁:指孔子及弟子遇見的一位隱耕老人。《論語·微子》:「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diào,一種竹器,古代芸田所用)。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植其杖而芸。」植,同「置」,放置;杖,木杖。
悠然:閒適的樣子。
不復返:不再回到世俗社會。
即理:就這種事理。指隱而耕。
通識:識見通達高明的人。這裏指孔子和子路。《論語·微子》記桀溺勸子路的話說:天下動亂不安,到處都是這個樣子,到底跟誰一起來改變現狀呢?與其跟隨(孔子那種)避開惡人的志士,倒不如跟隨(我們這種)避開人世的隱士。子路將此話告訴孔子,孔子悵然嘆道:鳥獸不可跟它們同羣,我不跟世上人羣相處又跟誰相處呢?如果天下清明,我就不跟他們一起來改變現狀了。又《論語》同上篇記載子路針對荷蓧丈人的話說:「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這兩段記載孔子和子路的話,都是說明仕而不隱的道理。陶淵明認爲自己堅持隱而不仕的行爲,與這種「通識」相比是有「愧」的。而實際上陶淵明在這裏表現出了與儒家傳統不一致的思想,所以在下一首詩中,詩人又以「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瞻望邈難逮,轉欲志長勤」來進一步申明瞭這一思想。
所保:指保全個人的名節。《後漢書·逸民傳》:後漢末,「龐公者,南郡襄陽人也。……荊州刺史劉表數延請,不能屈,乃就候之。謂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龐公笑曰:『鴻鵲巢於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棲,黿鼉穴於深淵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各得其棲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因釋耕壟上,而妻子耘於前。」
詎(jù):豈。
淺:淺陋、低劣。
先師:對孔子的尊稱。
遺訓:留下的教誨。
憂道不憂貧:這是《論語·衛靈公》中孔子的話:「子曰:君子憂道不憂貧。」意思是說:君子只憂愁治國之道不得行,不憂愁自己生活的貧困。
瞻望:仰望。
邈(miǎo):遙遠。
逮:及。
勤:勞。
長勤:長期勞作。
秉:手持。
耒(lěi):犁柄,這裏泛指農具。
時務:及時應做的事,指農務。
解顏:面呈笑容。
勸:勉。
平疇(chóu):平曠的田野。疇,田畝。
交:通。
苗:指麥苗,是「始春」的景象。
懷新:指麥苗生意盎然。
歲功:一年的農業收穫。
即事:指眼前的勞動和景物。
行者:行人。
行者問津,用長沮、桀溺的事。津,渡口。《論語·微子》雲:「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桀溺是古代的隱士。作者以沮、溺自比,意思是在耕作休息時,沒有孔子那種有志於治理社會的人來問路。言外之意是今天沒有「憂道不憂貧」的人。
「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句:黃昏時和農民結伴而歸,再提一壺酒漿去慰勞近鄰。相與,結伴;勞,慰勞。
聊:姑且。
隴畝民:田野之人。隴:同「壟」,田壟。
「長吟掩柴門,聊爲隴畝民」句:吟詠着詩關上柴門,聊且做一個像長沮、桀溺那樣的農民吧!

簡介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詩通過對田間勞動的歡樂進行描繪,通過懷古言志,反映出「憂道不憂貧」的志向難以實現,表達了決心效仿前賢,表現了對歸耕田園的喜悅,遠離污濁世俗,躬耕自給的決心。第一首詩寫一年之始的春耕,展現了田野清新宜人的景象,表達了詩人隱而不仕的樂趣,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喜悅之情;第二首詩認爲像孔子那樣「憂道不憂貧」未免高不可攀,難以企及,不如效法長沮、桀溺潔身守節,隱居力耕。詩中對田園風光和田園生活的描寫,十分生動傳神,充滿濃郁的情趣。

佳句

  • 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
  • 長吟掩柴門,聊爲隴畝民。
  • 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

翻譯

【其一】
往日聽說南畝田,未曾躬耕甚遺憾。
我常貧困似顏回,春耕豈能袖手觀?
早晨備好我車馬,上路我情已馳遠。
新春時節鳥歡鳴,和風不盡送親善。
荒蕪小路覆寒草,人跡罕至地偏遠。
所以古時植杖翁,悠然躬耕不思遷。
此理愧對通達者,所保名節豈太淺?
【其二】
先師孔子留遺訓:君子憂道不憂貧。
仰慕高論難企及,轉思立志長耕耘。
農忙時節心歡喜,笑顏勸勉農耕人。
遠風習習來平野,秀苗茁壯日日新。
一年收成未估量,勞作已使我開心。
耕種之餘有歇息,沒有行人來問津。
日落之時相伴歸,取酒慰勞左右鄰。
掩閉柴門自吟詩,姑且躬耕做農民。

評價

宋·蘇東坡《東坡題跋》:「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語,非世之老農,亦不識此語之妙。
清·方植之《昭昧詹言·卷四》:是年公卅九歲。猶爲鎮軍參軍,故曰懷也。每首中間,正寫田舍數語,末交代出古之兩人,而以己懷緯其事,惟未得歸,故作羨慕詠歎,所謂懷也。
清·沈歸愚《古詩源》:昔人問:「《詩經》何句最佳?」或答曰:「楊柳依依。」此一時興到之言。然亦實是名句。倘有人問:「陶公何句最佳?」愚答雲:「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亦一時興到也。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