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暫無內容
註解
畫師:指日本畫師望月玉成。 白下:白下城,故址在今南京金川門外。唐武德九年(626年)移金陵縣治於此,改名白下縣,故舊時以白下爲南京的別稱。 百卉(huì):百種花草。 殫(dān):盡,指枯萎。 意匠:陸機《文賦》:“意習契而爲匠。”指藝術創造上的構思。 研:磨,舊時寫字作畫,須將墨磨於硯中。 朱墨:朱爲紅色,墨爲黑色,均爲寫字作畫的顏色。 春山:朝氣蓬勃的山。
簡介
這首詩作於1933年1月26日,是書贈日本畫家望月玉成的。這位畫家爲搜尋作畫題材,遠道而來。魯迅當時一方面目睹日軍不斷的侵略,而國民政府不斷的軍事、文化“圍剿”,中國滿目瘡痍,焦土千里的景象,使他感到悲憤;另一方面又對中國抗戰勝利充滿信心;有感於此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的前兩句,作者用象徵的手法描寫了由來自當時民國首都南京的各項政策所造成的國危時亂、民生凋敝的時局。後兩句是希望畫家有新的藝術創見,以用來描畫明媚秀麗的中國山水,使能得見光明燦爛的前途的中國。詩雖是寄寓畫師,但含意深遠,寄託無窮,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民族未來的信心。
佳句
- 願乞畫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
翻譯
從南京城刮出的陰風使千林萬樹暗淡無光,沉沉霧氣遮天蔽日使百花枯萎凋零。 希望畫家構想出新的意境,只管用鮮麗的顏彩描繪春光明媚的山色。
評價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張紫晨:“這首《贈畫師》,立意不俗,構思新巧,畫中有詩,詩中有情。” 中國魯迅研究會副祕書長鄭心伶:“這首詩意境深遠,畫外有畫。縱使“風生”,“霧塞”,“千林暗”,“百卉殫”,卻還有肅然不屈的“春山”。這裏面蘊藏着多少希望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