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庖丁解牛

庖丁爲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車瓜>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爲,怵然爲戒,視爲止,行爲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爲之四顧,爲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詩集

註解

庖(páo):廚房。「庖丁」即廚師。一說「庖」指廚師,「丁」是他的名字。
爲(wèi):替,給。
文惠君:舊說指梁惠王。
解:剖開、分解。
觸:接觸。
倚:靠。
履:踏、踩。
踦(yǐ):通「倚」用膝抵住。
砉(xū)然:皮肉分離的聲音。
向然:多種聲音相互響應的樣子。向,通「響」,聲響。
奏:進刀。
騞(huō)然:以刀快速割牛的聲音。
中(zhòng):合乎;「中音」,意思是合乎音樂的節奏。
桑林:傳說中的殷商時代的樂曲名。「桑林之舞」意思是用桑林樂曲伴奏的舞蹈。
經首:傳說中帝堯時代的樂曲名。
會:樂律,節奏。
蓋:通作「盍」,講作何,怎麼的意思。一說爲句中語氣詞,讀如「蓋」。
釋:放下。
好(hào):喜好。
道:事物的規律。
進:進了一層,含有超過、勝過的意思。
乎:於,比。
神:精神,心思。
官:器官,這裏指眼。
知:知覺,這裏指視覺。
天理:自然的紋理,這裏指牛體的自然結構。
批:擊。
郤(xì):通作「隙」,這裏指牛體筋腱骨骼間的空隙。
道:同「導」,循着。
窾(kuǎn):空,這裏指牛體骨節間較大的空處。
因:依,順着。
固然:牛身體本來的結構。
技(zhī):通作「枝」,指枝脈。
經:經脈。「技經」指經絡結聚的地方。
肯:附在骨上的肉。
綮(qìng):骨肉連接很緊的地方。
未:不曾。
嘗:嘗試。
<車瓜>(gū):大骨。
歲:每年。
更(gēng):更換。
族庖:指一般的廚師。族,衆。
折:斷;這裏指用刀砍斷骨頭。
發:出,這裏指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
硎(xíng):磨刀石。
閒(jiàn):縫,間隙;這個意義後代寫作「間」。
恢恢:寬廣。遊刃:運轉的刀刃。
族:指骨節、筋腱聚結交錯的部位。
怵(chù)然:小心謹慎的樣子。
謋(huò):牛體分解的聲音。
委:散佈。
躊躇:悠然自得的樣子。
滿志:滿足了心意。
善:擦拭。
養生:其後省中心語,意思是「養生之道」。

簡介

暫無內容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庖丁爲文惠君宰牛,手觸肩頂、足踩膝抵等各種動作,牛的骨肉分離所發出的砉砉響聲,還有進刀解牛時嘩啦啦的聲音,都無不符合音樂的節奏,與《桑林》舞的節拍,《經首》曲的韻律相和諧。
文惠君說:「啊,妙極了!你的技術怎麼會高超到這個地步?」
庖丁放下屠刀回答說:「我所愛好的是道,已經超出了技術的範圍。開始我宰牛時,見到的都是整體的牛,三年之後,就再也看不見整頭的牛了。現在,我宰牛時全憑心領神會,而不需要用眼睛看。視覺的作用停止了,而心神還在運行。按照牛的生理結構,把刀劈進筋骨相連的大縫隙,再在骨節的空隙處引刀而入。因爲完全依照牛體的本來結構用刀,即便是經絡相連、筋骨交錯的地方都不會碰到,何況那大骨頭呢!好的廚師一年換一把刀,因爲他們用刀割;一般的廚師一個月換一把刀,因爲他們是用刀砍。我的刀用到如今已經十九年了,宰過的牛也有幾千頭,可是刀刃還像剛開口的時候一樣完好無缺。牛的骨節間有縫隙,刀刃卻薄得沒有厚度,用沒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縫隙的骨節,寬寬綽綽,刀刃的活動肯定有足夠的餘地。所以這把刀用了十九年還像剛開口時一樣。雖然如此,每碰到筋骨盤結的地方,我看到它很難下手,依然惶懼警惕,目光盯住此處,動作放慢。動刀雖然很輕,整條牛卻嘩啦一聲立刻解體了,就像泥土被堆積在地上一般。我提刀站起,環顧四周,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然後把刀擦乾淨收藏起來。」
文惠君說:「好啊,我聽了庖丁的這番話,懂得養生的道理了。」

評價

暫無內容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