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詩集

註解

醉花陰:詞牌名,又名「九日」,雙調小令,仄韻格,五十二字,上下闋各五句三仄韻。
雲:一作「雰」,一作「陰」。
愁永晝:愁難排遣覺得白天太長。永晝,漫長的白天。
瑞腦:一種薰香名。又稱龍腦,即冰片。
銷金獸:香爐裏香料逐漸燃盡。金獸,獸形的銅香爐,一作「香獸」。
重陽:農曆九月九日爲重陽節。《周易》以「九」爲陽數,日月皆值陽數,並且相重,故名。這是個古老的節日。南朝梁·庾肩吾《九日侍宴樂遊苑應令詩》:「朔氣繞相風,獻壽重陽節。」
紗廚:即防蚊蠅的紗帳。宋·周美成《浣溪沙》:「薄薄紗廚望似空,簟紋如水浸芙蓉。」廚,一作「窗」,通:櫥。
涼:一作「秋」。
東籬:泛指採菊之地。東晉·陶淵明《飲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爲古今豔稱之名句,故「東籬」亦成爲詩人慣用之詠菊典故。
暗香:這裏指菊花的幽香。
盈袖:滿袖。《古詩十九首·庭中有奇樹》:「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這裏用其意。
銷魂:形容極度憂愁、悲傷。南朝·江文通《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簾卷西風:秋風吹動簾子。西風,秋風。
比:一作「似」。
黃花:指菊花。《禮記·月令》:「鞠有黃華」。鞠,本用菊。唐·王無功《九月九日》:「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

簡介

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通過描述作者重陽節把酒賞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種淒涼寂寥的氛圍,表達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獨與寂寞的心情。上闋詠節令,寫別愁;下闋寫賞菊情景。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寫中,加入自己濃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觀環境和人物內心的情緒融和交織。尤其是結尾三句,用黃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盡而意無窮,歷來廣爲傳誦。

佳句

  •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翻譯

薄霧瀰漫,雲層濃密,日子過得愁煩,龍腦香在金獸香爐中繚嫋。又到了重陽佳節,臥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將全身浸透。
在東籬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後,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莫要說清秋不讓人傷神,西風捲起珠簾,簾內的人兒比那黃花更加消瘦。

評價

宋·胡元任《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六十》:又《九日》詞雲「簾捲西風,人似黃花瘦。」此語亦婦人所難到也。
元·伊世珍《琅嬛記·卷中》引《外傳》:易安以《重陽·醉花陰》詞函致明誠。明誠歎賞,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一切謝客,忘食忘寢者三日夜,得五十闋,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絕佳。」明誠詰之。曰:「莫道不銷魂,簾捲西風,人似黃花瘦。」正易安作也。
明·楊升菴批點本《草堂詩餘·卷一》:(批點末兩句)悽語,怨而不怒。
明·茅遠士《詞的·卷二》:但知傳誦結語,不知妙處全在「莫道不銷魂」。
清·萬紅友《詞律·卷七》:《醉花陰》,沈氏極賞之,密圈到底,且加雙層圈。嗚呼!此豈有目者耶!按:《詞譜》以毛澤民一首注云:換頭第四字疑韻,如楊無咎詞之「撲人飛絮渾無數」。李清照詞之「東籬把酒黃昏後」,「絮」字「酒」字俱韻,此即《樂府指迷》所謂「藏短韻於句內」者。然宋詞如此者亦少遵此。「酒」字應注葉。
清·周稚圭《晚香室詞錄·卷七》:愚按,《醉花陰》「簾捲西風」,爲易安傳作,其實尋常語耳。
清·許穆堂《自怡軒詞譜·卷二》:幽細悽清,聲情雙絕。
清·許蒿廬《詞綜偶評》:結句亦從「人與綠楊俱瘦」脫出,但語意較工妙耳。
清·譚玉生《古今詞辯》:綠肥紅瘦語嫣然,人比黃花更可憐。若並詩中論位置,易安居士李青蓮。
清·王湘綺《湘綺樓詞選·前編》:此語若非出女子自寫照,則無意致。「比」字各本皆作「似」,類書引,反不誤。
清·陳亦峯《雲韶集·卷十》:無一字不秀雅,深情苦調,元人詞曲往往宗之。
近現代·王學初《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按趙明誠喜金石刻,平生專力於此,不以詞章名。《琅嬛記》所引《外傳》,不知何書,殆出自捏造。所云「明誠欲勝之。」必非事實。
近現代·夏瞿禪《唐宋詞欣賞》:在詩詞中,作爲警句,一般是不輕易拿出來的。這句「人比黃花瘦」之所以能給人深刻的印象,除了它本身運用比喻,描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之外,句子安排得妥當,也是其原因之一。她在這個結句的前面,先用一句「莫道不消魂」帶動宕語氣的句子作引,再加一句寫動態的「簾捲西風」,這以後,纔拿出「人比黃花瘦」警句來。人物到最後纔出現。這警句不是孤立的,三句聯成一氣,前面兩句環繞後面一句,起到綠葉紅花的作用。經過作者的精心安排,好像電影中的一個特寫鏡頭,形象性很強。這首詞末了一個「瘦」字,歸結全首詞的情意,上面種種景物描寫,都是爲了表達這點精神,因而它確實稱得上是「詞眼」。以煉字來說,李清照另有《如夢令》「綠肥紅瘦」之句,爲人所傳誦。這裏她說的「人比黃花瘦」一句,也是前人未曾說過的,有它突出的創造性。
近現代·吳熊和《唐宋詩詞探勝》:李清照論詞鄙薄柳永「詞語塵下」,這(指「莫道」句以下)三句就是柳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之意,表示思念之深。但表達時屏絕浮花浪蕊,選擇了不求穠麗、自甘素淡的菊花,既是重九即景,又象徵着一種高雅的情操。以它自比,溫柔蘊藉,又絕無浮薄之嫌,更能反襯出作者不同凡俗的高標逸韻。
近現代·劉乃昌:全詞是用洗練、本色的語言,寫出經過藝術加工的真實日常生活圖景,以顯示自己的內心感情。
近現代·唐季特《唐宋詞簡釋》:此首情深詞苦,古今共賞。起言永晝無聊之情景,次言重陽佳節之感人。換頭,言向晚把酒。着末,因花瘦而觸及己瘦,傷感之至。尤妙在「莫道」二字喚起,與方回之「試問閒愁知幾許」句,正同妙也。
近現代·餘恕誠《百家唐宋詞新話》:結尾「莫道不銷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簾捲西風」,乍看可有可無,少此一筆似亦無損於詩意。實則不然。四字有「簾捲」、「西風」兩個意象、「西風」以淒冷、蕭瑟的一面加強了詞的情調氣氛,「簾捲」構成室內和室外的聯繫。沒有「簾捲」,「人比黃花瘦」就變成單純比喻。有此一筆,則交待出當簾捲西風之際,詞人看到簾外黃花,因物生感迸發出了「人比黃花瘦」這樣的心聲。顯得真切自然,而非作詞時強拉來的比喻。又,詞中前後兩句寫人,中間插以「簾捲西風」一句寫景物,亦顯得跌宕迴腸,符合詞人千迴百轉的感情節奏。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