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誡錄》:李山甫有《詠貧女》,天下稱奇,秦韜玉之詩意轉殊妙。
《瀛奎律髓》:此詩世人盛傳誦之。
《唐詩鼓吹註解大全》:此韜玉傷時未遇,託貧女以自況也。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珽曰:晉羅友好學,醒溫雖以才遇之,許而不用。人有得郡者,溫爲席送別,羅友後至。溫問之,對曰:“旦出,逢一鬼揶揄雲:‘我見汝送人,不見人送汝。’慚怖卻回,不覺淹緩。”溫心愧,遂以爲襄陽守。羅之語,其即“爲他人作嫁衣裳”之謂乎?衡文者聞是詩,亦有淹沒賢才之愧否?此傷時未遇,而託“貧女”以自況也。首聯喻己素貧賤,不託薦以求進。次聯喻有才德者,見棄於世。二句一氣讀下,若謂此俱好修容者,誰人能憐取儉飾之士也。第五句見不以才夸人。六句見不以德自驕。末傷己少有著述措置,徒供藉人作進階耳。
《唐律偶評》:有人畫眉,則已嫁之婦也,反醒“女”字,詩律精密,上句亦用纖纖女手也。此即所謂貧女難嫁也,卻不便自說要嫁人,結句借他人說,極巧。
《載酒園詩話又編》:秦韜玉詩無足言,獨《貧女》篇遂爲古今口古。“苦恨年年壓金線,爲他人作嫁衣裳”,讀之輒爲短氣,不減江州夜月、商婦琵琶也。
《山滿樓箋註唐詩七言律》:此蓋自傷不遇而託言也。貧士貧女,古今一轍,仕路無媒,何由自拔,所從來久矣。
《唐詩成法》:格調既高,所以不遇良媒;梳妝之儉,以其生長蓬門:(三四)分承一二。五六自傷。七結五,八結六。六句皆平頭,是一病。有託而言,通首靈動,結好,遂成故事。
《唐詩別裁》:語語爲貧士寫照。
《瀛奎律髓匯評》:馮班:託興可哀。何義門:高髻險妝,見《唐書·車服志》。此句就他人一面說。紀昀:格調太卑。
《詩境淺說》:此篇語語皆貧女自傷,而實爲貧士不遇者,寫牢愁抑塞之懷。首二句言生長蓬門,青裙椎髻,從不知羅綺之妍華,以待字之年,將託良媒以通辭,料無嘉耦,只益傷心。三四謂自抱高世之格,甘棄鉛華,不知者翻憐我梳妝之儉陋也。五六謂以藝而論,則十指神針,未輸薛女;以色而論,則雙眉遠翠,不讓文君,而藐姑獨處,從不向採芳女伴誇絕藝而競新妝。末句言季女斯飢,固自安命薄。所恨者年年辛苦徒爲新嫁娘費金線之功,人孰無情,誰能遣此耶!孟郊詩“坐甘冰抱晚,永謝酒懷春”,“冰抱”爲難堪之境,而棲遲至晚,枯坐自甘;“酒懷”喻聲利之場,乃春色雖多,孤蹤永謝。與《貧女》詩意境相似,而以五言雋永出之,彌覺有味。老友章霜根翁最喜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