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獨不見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爲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詩集

註解

獨不見:樂府舊題,屬《雜曲歌辭》。《樂府解題》:「獨不見,傷思而不見也。」詩題一作《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盧家少婦:泛指少婦。鬱金堂:以鬱金香料塗抹的堂屋。堂,一作「香」。梁朝蕭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十五嫁爲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爲梁,中有鬱金蘇合香。」
海燕:又名越燕,燕的一種。因產於南方濱海地區(古百越之地),故名。
玳瑁(dàimào):海生龜類,甲呈黃褐色相間花紋,古人用爲裝飾品。
寒砧(zhēn):指搗衣聲。砧,搗衣用的墊石。古代婦女縫製衣服前,先要將衣料搗過。爲趕製寒衣婦女每於秋夜搗衣,故古詩常以搗衣聲寄思婦念遠之情。
遼陽:遼河以北,泛指遼東地區。
白狼河:今遼寧省境內之大淩河。
音:一作「軍」。
丹鳳城:此指長安。相傳秦穆公女兒弄玉吹簫,引來鳳凰,故稱咸陽爲丹鳳城。後以鳳城稱京城。唐時長安宮廷在城北,住宅在城南。長安大明宮正南門爲丹鳳門(見《兩京城坊考》卷一)。
誰爲:即「爲誰」。爲,一作「謂」。
教(jiāo):使。
流黃:黃紫色相間的絲織品,此指帷帳,一說指衣裳。
更教:一作「使妾」。
照:一作「對」。

簡介

這是一首擬古樂府之作,刻畫了一位對遠戍丈夫刻骨相思的閨中貴婦形象。詩人通過環境描寫烘托思婦的哀怨,以雙飛雙棲的燕子反襯思婦的孤獨;以寒砧催落葉、明月照流黃來烘托離愁別恨。全詩辭藻典雅,華美豔麗,情景結合,意境鮮明,被歷代詩評家認爲是溫麗高古之佳篇。

佳句

  •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 誰爲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翻譯

鬱金香塗飾在盧家少婦的樓堂,海燕棲息在用玳瑁裝飾的屋樑。
在九月的搗衣聲中樹葉已落盡,思念着在遼陽征戍十年的丈夫。
丈夫在渺茫的白狼河音訊不通,京城中的我總覺日夜過得漫長。
誰能夠看見她的孤獨她的悲愁,只把那明月清輝灑落在紗帳上。

評價

胡元瑞《詩藪·內編》卷五:盧家少婦體格丰神,良稱獨步,惜頷頗偏枯,結非本色。同樂府語也,同一人詩也。然起句千古驪珠,結語幾成蛇足。
方儀衛《昭昧詹言》:本以燕之雙棲興少婦獨居,卻以「鬱金堂」、「玳瑁梁」等字攢成異彩,五色並馳,令人目眩,此得齊梁之祕而加神妙者。三四不過敘流年時景,而措語沉着重穩。五六句分寫行者,居者,勻配完足,復以「白狼」、「丹鳳」攢染設色。收拓並一步,正跌進一步。曲折圓轉,如彈丸脫手,遠包齊梁,高振唐音。
胡赤城《唐音癸籤》:沈詩篇題原名《獨不見》,一結翻題取巧,六朝樂府變聲,非律詩正格也。
沈歸愚《說詩晬語》捲上:雲卿《獨不見》一章,骨高,氣高,色澤情韻俱高,視中唐「鶯啼燕語報新年」詩,味薄語纖,牀分上下。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