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寶鼎現 · 春月

紅妝春騎,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盡、樓臺歌舞,習習香塵蓮步底。簫聲斷、約綵鸞歸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輦路、喧闐且止,聽得念奴歌起。
父老猶記宣和事,抱銅仙、清淚如水。還轉盼、沙河多麗。滉漾明光連邸第,簾影凍、散紅光成綺。月浸葡萄十里,看往來,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撲碎。
腸斷竹馬兒童,空見說、三千樂指。等多時春不歸來,到春時欲睡。又說向燈前擁髻,暗滴鮫珠墜。便當日親見《霓裳》,天上人間夢裏。
                

詩集

註解

寶鼎現:調見《順菴樂府》。李彌遜詞名《三段子》。陳合詞名《寶鼎兒》。三疊長調,一百五十七字或一百五十八字,仄韻格。
紅妝:指女子的盛妝。因婦女妝飾多用紅色,故稱。
穿市:在街道上穿行。
習習:形容香氣盈盈的樣子。
香塵:芳香之塵。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
蓮步:舊指美女的腳步。
綵鸞:指出遊的美人。
金吾:執金吾,古代在京城執行治安任務的軍人。
呵醉:指醉酒後執行任務,大聲喝斥。
輦(niǎn)路:天子車駕所經的道路。
喧闐(tián):喧譁,熱鬧。
念奴:本是唐天寶中名娼,此借用以說明唱技之精。
宣和:宋徽宗的最後一個年號。
「抱銅仙、清淚如水」句:此句運用金銅仙人的典故。魏明帝時詔宮官牽牛西取漢武帝時所造的銅人,銅人竟潸然淚下,用這典故寄寓作者亡國之痛。
滉漾(huàng yàng):形容廣闊無涯。
邸第:達官貴族的府第。
綺(qǐ):有文彩的絲織品。
月浸葡萄十里:月光瀉在十里西湖上,現出葡萄般的深綠色。
菱花:指菱花鏡。亦泛指鏡。
竹馬:兒童遊戲時當馬騎的竹竿。
三千樂指:宋時舊例,教坊樂隊由三百人組成,一人十指,故稱「三千樂指」。
擁髻(jì):謂捧持髮髻,話舊生哀。
鮫(jiāo)珠:神話傳說中鮫人淚珠所化的珍珠,此指眼淚。
霓裳(ní cháng):《霓裳羽衣曲》與《霓裳羽衣舞》的略稱。

簡介

此詞爲元夕感懷舊事,悼念故國之作。全詞三闋分寫北宋、南宋及宋亡後三段不同時空的元宵情景,於對比中生髮故國之思。上闋寫北宋宣和年間元宵盛況。中闋以「父老猶記」交待上闋所寫乃「宣和事」,過渡到對南宋元宵的描寫。下闋以「斷腸」二字總上挽下,寫出詞人對大宋覆滅,兒童竹馬嬉戲不解亡國之痛的極度悲傷;「春不歸來」指大宋故國之春一去不返,因而元宵之春到來,也頗感無味,竟在昏然欲睡中度過,流露出詞人一腔國破家亡的蕭條與悽哀。「又說」四句以擁髻生哀,暗滴珠淚寫出宋亡後元宵之斷腸與悵恨,年少者空聞「三千樂指」之盛世,自嘆生不逢辰,年老者縱然親見霓裳樂舞之繁華又當如何?都不過是「天上人間」如一夢而已,夢裏繁華、夢破淒涼,傳達出詞人深巨而無奈的社稷淪亡之痛。全詞以麗詞寫哀,「鍊金錯採,絢爛極矣;而一二今昔之感處,尤覺韻味深長」(陳亦峯《白雨齋詞話》)。

佳句

  • 父老猶記宣和事,抱銅仙、清淚如水。
  • 月浸葡萄十里。看往來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撲碎?
  • 紅妝春騎,踏月影、竿旗穿市。
  • 腸斷竹馬兒童,空見說、三千樂指。
  • 便當日親見《霓裳》,天上人間夢裏。
  • 等多時春不歸來,到春時欲睡。又說向燈前擁髻,暗滴鮫珠墜。
  • 簫聲斷,約綵鸞歸去,未怕金吾呵醉。

翻譯

紅妝盛豔的佳麗騎馬遊春,踏着婆娑的月影,高竿上彩旗如林,在鬧市華街穿遊追尋。迤邐的樓臺歌舞一眼望不盡,隨着麗人們秀足蓮步帶起了脂香瀰漫的微塵。幽婉欲斷的簫音,呼喚着彩鳶期約歸去,今夜不用怕執金吾的呵禁。皇帝車輦正從大路駛過,鬧市的喧譁暫時靜息,只聽歌女們歡歌四起。
宣和年間的繁華舊事父老們還有記憶,北宋淪亡了,抱着金銅仙人,如流水般灑落清冷的淚滴。南宋承平,又能環顧臨安城沙河塘的繁華美麗。河面上燈燭倒映,明光閃爍是連綿不斷的宅邸。簾影忽兒凝定,又忽兒散開化成一片彩錦,燈光燦燦的漣漪。月色浸潤着西湖的十里深碧。看那些往來遊春的神仙般的美女和才子,誰肯將菱花鏡兒打碎,親人分離?
令人斷腸悲悽呵那些騎着竹馬嬉戲的小兒女,空自聽說大宋宮廷的盛大樂隊擁有三百樂伎,久久地期待,春天不歸來,待到春天歸來時,人已昏昏欲睡,錯過它的歸期。又在燈前捧着髮髻訴說往日的哀悽,暗暗墜下珍珠般的淚滴。即使當時親眼看見《霓裳》樂舞的盛況,而今也是天上人間永相隔,猶如在夢裏。

評價

楊升菴《詞品》:此詞題雲「丁酉」,蓋元成宗大德元年,亦淵明書甲子之意也。詞意悽婉,與《麥秀歌》何殊?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