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東皋(gāo):山西省河津縣的東皋村,詩人隱居的地方。薄暮:傍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薄,迫近。《楚辭·天問》:“薄暮雷電,歸何憂?厥嚴不奉,帝何求?” 徙倚(xǐyǐ):徘徊,彷徨。《楚辭·遠遊》:“步徙倚而遙思兮,怊惝恍而乖懷。” 依:歸依。 秋色:一作“春色”。 落暉:落日的餘光。晉·陸機《擬東城一何高》詩:“三閭結飛轡,大耋嗟落暉。” 犢(dú):小牛,這裏指牛羣。 禽:鳥獸,這裏指獵物。 相顧:相視;互看。南朝梁·劉協《文心雕龍·知音》:“乃稱史遷著書,諮東方朔,於是桓譚之徒,相顧嗤笑。” 采薇:薇,是一種植物。相傳周武王滅商後,伯夷、叔齊不願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采薇而食,最後餓死。古時“采薇”代指隱居生活。《詩經·召南·草蟲》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又《詩經·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市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啓居,獫狁之故。”此處暗用二詩的句意,藉以抒發自己的苦悶。
簡介
此詩描寫了隱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閒逸的情調中,帶着幾分彷徨,孤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也是現存唐詩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詩。首聯借“徙倚”的動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寫來抒情;頷聯寫樹寫山,一派安詳寧靜;頸聯中用幾個動詞“驅”“返”“帶”“歸”進行動態式的描寫,以動襯靜;尾聯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詩言辭自然流暢,風格樸素清新,擺脫了初唐輕靡華豔的詩風,在當時的詩壇上別具一格。
佳句
-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翻譯
傍晚時分站在東皋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 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着落日的餘光。 牧人驅趕着那牛羣返還家園,獵人帶着諸多獵物迴歸家園。 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評價
暫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