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從軍行:爲樂府《相和歌·平調曲》舊題,多寫軍旅生活。 烽火:古代邊防告急的煙火。西京:長安。 牙璋:古代發兵所用之兵符,分爲兩塊,相合處呈牙狀,朝廷和主帥各執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將帥鳳闕:闕名。漢建章宮的圓闕上有金鳳,故以鳳闕指皇宮。 龍城:又稱龍庭,在今蒙古國鄂爾渾河的東岸。漢時匈奴的要地。漢武帝派衛青出擊匈奴,曾在此獲勝。這裏指塞外敵方據點。 凋:原意指草木枯敗凋零,此指失去了鮮豔的色彩 百夫長:一百個士兵的頭目,泛指下級軍官。
簡介
《從軍行》是唐代詩人楊炯的代表作,借用古樂府曲調名爲題目,實際爲一首五律,反映從軍的辛苦。全詩寫士子從戎,征戰邊庭的過程和心情,從而表達了國家有事、匹夫有責的使命感和建功立業的豪邁情懷。
佳句
- 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翻譯
邊塞的報警烽火傳到了長安,壯士的心懷哪能夠平靜。 朝廷的將帥剛出了宮門,身着鐵甲的騎士就直搗據點。 雪攪昏天軍旗褪了彩色,風狂刮的聲音裹着鼓聲。 我寧作百夫長衝鋒陷陣,也不耐守筆硯做個書生。
評價
《唐詩廣選》:蔣仲舒曰:三、四實而不拙,五、六虛而不浮。 《唐詩鏡》:渾厚,字幾銖兩悉稱。首尾圓滿,殆無餘憾。 王夫之《唐詩評選》:裁樂府作律,以自意起止,泯合入化。 胡應麟《詩藪》:“究其體裁,實爲正始。” 《載酒園詩話又編》:楊盈川詩不能高,氣殊蒼厚。“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是憤語,激而成壯。 《唐詩意》:此詩有《秦風·無衣》意。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語麗音鴻,允矣,唐初之傑。三、四着色,初唐本分。五、六較有作手,而音亦仍亮。一結放筆岸然,是大家。 《唐詩成法》:一二總起,三四從大處寫其寵赫,五六從小處寫其熱鬧,方逼出“寧爲”、“勝作”事。起陡健,結亦宜爾,但結句淺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