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暫無內容
註解
蘼蕪(míwú):一種香草,葉子風乾可以做香料。古人相信蘼蕪可使婦人多子。 長跪:直身而跪。古時席地而坐,坐時兩膝據地,以臀部著足跟。跪則伸直腰股,以示莊敬。 故夫:前夫。 新人:新娶的妻子,對先前的妻子而言。 姝:好。不僅指容貌。當“新人從門入”的時候,故人是丈夫憎厭的對象,但新人入門之後,丈夫久而生厭,轉又覺得故人比新人好了。這裏把男子喜新厭舊的心理寫得更深一層。 顏色:容貌,姿色。 手爪:指紡織等技巧。 閤(gé):旁門,小門。新婦從正面大門被迎進來,故妻從旁邊小門被送出去。一榮一辱,一喜一悲,尖銳對照。這兩句是棄婦的話,當故夫對她流露出一些念舊之情的時候,她忍不注重提舊事,訴一訴當時所受委屈。 縑(jiān)、素:都是絹。素色潔白,縑色帶黃,素貴縑賤。 匹、丈:都是古代度量單位。一匹長四丈,寬二尺二寸。 不如:比不上。
簡介
《上山採蘼蕪》是漢代的一首樂府詩,最早見於《玉臺新詠》(徐陵輯)卷一。這是一首寫棄婦的詩。全篇是棄婦和故夫偶爾重逢時的一番簡短對話。詩中出現了故夫、棄婦和新人三個人物。雖然新人沒有出場,但從故夫和棄婦的對話裏,可以明顯地看出故夫和棄婦久別後再會的互傾衷腸中流露出的內心痛苦。作者沒有作任何正面的說明和譴責,但是故夫的念舊從側面反映出棄婦是一個美麗勤勞的女子,她的被棄是一個悲劇。此詩是通過人物對話來表現思想內容的敘事短詩,後人常拿它與《詩經》中的《衛風·氓》《邶風·穀風》等媲美,和漢樂府民歌中的《白頭吟》《怨歌行》等名篇並提。
佳句
- 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閤去。
翻譯
登上山中採蘼蕪,下山偶遇前時夫。 故人長跪問故夫:“你的新妻怎麼樣?” 夫說:“新妻雖不錯,卻比不上你的好。 美貌雖然也相近,紡織技巧差得多。 新人從門娶回家,你從小門離開我。 新人很會織黃絹,你卻能夠織白素。 黃絹日織只一匹,白素五丈更有餘。 黃絹白素來相比,我的新人不如你。”
評價
王夫之《唐詩評選》:詩則即事生情,即語繪狀,一用史法,則相感不在永言和聲中,詩道廢矣。此《上山採蘼蕪》一詩所以妙奪天工也。杜子美仿之,作《石壕吏》,亦將、酷肖,而每於刻畫處,逼寫見真,終覺於史有餘,於詩不足。論者乃以“詩史”譽杜。見駝則恨馬背之不腫,是則名爲可憐憫者。 餘冠英《樂府詩選》:這篇《樂府詩集》未收,《太平御覽》引作《古樂府》,和《陌上桑》同一類型。 顧農《讀〈上山採蘼蕪〉說漢時婦女地位》:詩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故夫的回憶對比。他承認新人與故人相比有兩點差距,一是外貌水平略差(“未若故人姝”),二是勞動生產率大大低於故人。故夫先說二人“未若故人姝”,但馬上又改口說“顏色類相似”。與其說這裏表現了故夫對前後兩任妻子外貌的比較一時拿不定主意,不如說評價中的參差流露了他內心深處的矛盾,情形很可能是兩人的外貌水平相差不多,但既然新人在勞動生產方面大大不如故人,於是其外貌也顯得比較差了,但他總有點不肯坦然承認的意思。換一個角度看,故人是自己拋棄的,失掉她之後才深切地認識到她的價值,於是她的外貌也就顯得更加美好。詩的作者並不迴避甚至還充分利用了故夫言談中的前後不一來表現這個人物,流露出非凡的心理洞察力以及對藝術表達的深切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