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孫丑下 · 第一節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詩集

註解

天時:指有利於作戰的自然氣候條件。
地利:指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優勢。
人和:指人心歸向,上下團結。
三里之城:方圓三里的內城。城,內城。
郭:外城。在城外加築的一道城牆。
環:包圍。
天時:指有利於攻戰的自然氣候條件。
城非不高也:城牆並不是不高啊。非,不是。
池:護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裝備。兵,武器;革,甲冑,用以護身的盔甲之類。
堅利:堅固精良。利,精良。
米粟(sù):糧食。
多:充足。
委:拋棄。
而:然後
去:離開。
域:這裏用作動詞,是限制的意思。
以:憑藉。
封疆之界:劃定的邊疆界線。封,劃定;封疆:疆界、邊境。
固:鞏固。
國:國防。
山溪:山河。
險:險要的地理環境。
威:威服。
以:憑藉,依靠之意。
得道者:實施「仁政」的君主。者,什麼的人,此處特指君主;道,正義。下同。
失道者:不實施「仁政」的君主。
寡:少。
之至:到達極點。
畔:通「叛」,背叛。
順:歸順,服從。
以:憑藉。
親戚:內外親屬,包括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
故:所以。
有:要麼,或者。
勝:取得勝利。

簡介

暫無內容

佳句

  •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翻譯

孟子說:「得天時不如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內城每邊只有三里長,外城每邊只有七里長,圍攻它而不能取勝。既然圍攻它,一定有得天時的機會;然而不能取勝,這就是天時不如地利了。城牆不是不夠高,護城河不是不夠深,兵器甲冑不是不夠銳利堅實,糧食不是不夠多,卻棄城而逃,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了。所以說:留住人民不遷逃,不靠封疆的國界,保衛國家不靠山川的險阻,威震天下不靠兵器的銳利。佔據道義者,前來幫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義者,前來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連家人親戚都背叛他;幫助的人多到極點,全天下人都順從他。憑着全天下人都順從的力量,來攻打連家人親戚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去打仗就罷了,如果打仗一定會取得勝利的。」

評價

暫無內容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