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教授王延梯《讀〈清平樂〉》:這首詞是李清照後期詞的名篇之一,詞人借詠梅表現國破家亡,淪落天涯的痛苦、寄託作者對國勢衰頹的深沉憂慮······這首詞是作者人生道路上樂哀生活的概括和總結。正如她在《金石錄後序》中說的:“餘自少陸機作賦之二年,至過遽瑗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作者截取自已早年、中年、晚年三個不同時期賞梅的典型畫面,深刻表現了自己早年的歡樂,中年的悲慼,晚年的淪落,從而使人感到時代脈搏的跳動。這首詞在藝術上頗具特色。從章法上看,詞人攝取了三個不同時期的賞梅片段,從早年,經中年,至暮年。次序井然不紊。但三層寫來又非平敘。早年是“常插梅花醉”,中年是“挼盡梅花無好意”,晚年是“難看梅花”。這一“醉”,一“挼”,一“難”,使詞意一轉再轉,跌宕生姿。另外,詞的對比襯托手法也很突出。上闋以往年梅花開放時節兩次賞梅的不同心情作對比,而上闋的兩次賞梅又有力地襯托了下闋的難以賞梅,從而深化了主題。
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委員平慧善《李清照詩文詞選譯》:詞爲晚年所做,借賞梅自嘆身世。上闋憶舊,“年年雪裏”二句,回憶早年與趙明誠共同賞梅的歡快情景。一個“醉”字將詞人熱愛梅花,爲梅花陶醉的心情充分表達出來。三四句當寫喪後,“挼”的動作、將女主人觸景傷神的狀態,形容得惟妙惟肖。“滿衣清淚”與“醉”對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處境、不同心境。下闋敘今。詞人飄泊天涯,遠離故土,年華飛逝,兩鬢斑白,與上闋首二句所描女性形象遙相對照。三四句又扣住賞梅,以擔憂的口吻說出:“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表面寫自然現象:看風勢晚上賞不成花,實指南宋形勢甚惡,極不安定,縱有梅花,難以賞玩。將賞梅與家國之憂聯繫起來,提高了詞的境界。
蘇州大學教授楊海明:李清照的這首《清平樂》,卻非一般的詠梅詞可比。在它裏頭,實際上寄寓了深切的身世家國之感,所以堪稱是首“寄意”之作,它雖也被收錄在黃大輿所輯的《梅苑》一書之中,但都顯得迥然不羣、別具一格······“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風吹落梅,片片飄飛,它的“命運”不正同於作者自身的命運嗎?所以,同是寫梅花,前期的李清照和後期的李清照,其筆下所呈現的梅花形象,其風貌神情卻大異其趣。而究其原因,實在於它們凝聚着不同的生活情致,“反照”着不同的身世心情。在這首《清平樂》中,“梅花”已由前期的“高情雅趣”之象徵物,“轉化”成了晚年飄零身世的象徵物。所以梅花似人,人似梅花,兩者渾然打成了“誰憐憔悴更凋零”(《臨江仙》)的一片可憐意象,從而把作者哀哀無告、只得與落梅“同病相憐”的家國身世之感推向了一個更加引人同情的新的境界。總觀全詞,從梅花寫起,又以梅花作結;從往昔之賞梅寫起,到今日之憐梅告終,其中展示了今昔生活之強烈對照,又充分地顯示了作者撫今而追昔、憐花而自傷的痛楚心境,奇寓了遠較一般的詠梅詞所少見的深廣的思想內容。所以稱它是《梅苑》中超羣之作,此言非爲誇張。
辛棄疾學術研討會理事孫崇恩《李清照詩詞選》:這首詞可能是李清照南渡後漂泊流離中所作。全面分析這首詞,上闋起首“年年”兩句是寫女詞人南渡前許多歲月的生活情景,一個“醉”字最能說明她前期愛梅賞梅的美好情意;接着“挼盡”兩句則是寫女詞人南渡後的生活情景,“清淚”二字最好地說明了她南渡後悲苦淒涼的心情。很清楚,從內容分析,上闋託今憶昔,表現了她南渡前後的不同時期不同生活情景;從藝術分析,是一種對比形式。下闋“今年”句,無論從內容還是從形式來看,雖與上闋“年年”是明顯的對比,但仔細深入地分析,這裏卻又不僅僅是對比,而是深入一層,達到層層對比,層層深入,而且突出了“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與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不同。故而結尾“看取”兩句既說明風勢很大,又暗喻國勢危急,從而集中有力地表現了女詞人南渡後的飄零之苦,家國之憂。這也正是此詞的主旨及用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