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列子 · 湯問 · 兩兒辯日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爲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爲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爲汝多知乎?”
                

詩集

註解

兩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原文共十三章,這是第七章。《列子》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由列禦寇編寫。《列子》又名《沖虛經》,是由春秋戰國時期著名道家思想家列子(禦寇)所著經典。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列子》錄有《天瑞》、《仲尼》、《湯問》、《楊朱》、《說符》、《黃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其內容多爲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現在流傳的《列子》一書,在先秦曾有人研習過,經過秦火,劉向整理《列子》時存者僅爲八篇,西漢時仍盛行,西晉遭永嘉之亂,渡江後始殘缺。其後經由張湛蒐羅整理加以補全。《湯問》取此篇首句“殷湯問於夏革”中的兩字爲題。
東遊:向東遊歷。
見:看見。
辯鬬:辯論、爭論、爭辯。
其:代詞,代“兩個小孩”。
故:緣故、原因。
以:認爲。
始:剛剛、才。
去:離。
日中:正午。
初:剛剛。
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及:到。
則:就。
盤盂(yú):古代盛放食物的器皿。圓者爲盤,方者爲盂。
爲:說,通“謂”。
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的意思。
探湯:把手伸向熱水裏,意思是天氣很熱。湯,熱水。
決:判斷。
笑:在這裏不是嘲笑,採用了反問的句式突出了孩子們的天真可愛。
孰:誰。
汝:你。

簡介

本文出自列禦寇所編的《列子·湯問·兩兒辯日》,是一篇極具教育意義的寓言文言文。通過兩兒爭辯太陽在早晨和中午距離人們遠近的問題,孔子不能判斷誰是誰非的事,體現了兩兒善於觀察、說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
《兩小辯日》表現了古人爲認識自然、探求客觀事理而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實事求是的精神;同時闡述了“學無止境,我們要不斷學習”的道理。
通過閱讀,我們發現兩個小孩有着善於觀察、大膽質疑、勇於探索的精神,而孔子則實事求是、謙虛謹慎——這說明了治學要實事求是,不能不懂裝懂的道理。
對於兩個小孩爲什麼觀點不同,那是因爲他們看事物的角度不同:一個從視覺出發,用“如車蓋”和“如盤盂”的比喻,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太陽形狀的大小;另一個從觸覺出發,用“如探湯”的比喻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太陽在中午時的灼熱。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有一天,孔子向東遊歷,看到兩個小孩在爲什麼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爲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卻認爲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些,而中午時離人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時候看起來小而近的時候看起來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裏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的道理嗎?”
孔子也不能判斷是怎麼回事。
兩個小孩笑着說:“誰說您的知識淵博呢?”

評價

暫無內容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