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正宮 · 醉太平

堂堂大元,奸佞專權。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
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人喫人,鈔買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混愚賢,哀哉可憐。
                

詩集

註解

正宮:宮調名。十二宮調之一,是元曲常用的宮調。醉太平: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凌波曲”,入“正宮”,亦入“仙呂”“中呂”。首二句須對仗,五、六、七句鼎足對。
堂堂:氣象宏大莊嚴。
奸佞(nìng):諂媚巧僞、撥弄是非而又陰險狡猾的壞人。指元末丞相脫脫、參議賈魯等人。佞,善以巧言獻媚取寵者。
開河:指開掘黃河故道。因爲元朝末年黃河水患連年不斷,威脅了京師運漕的生命線,故由丞相脫脫責成工部尚書賈魯開浚黃河故道,引黃入海。變鈔:指變更鈔法。元順帝朝丞相脫脫爲彌補國庫空虛而採取的更定鈔法的措施,強行規定以不等價的兌換標準推行新鈔。由於濫發新鈔,致使物價飛漲,民怨沸騰。
惹紅巾萬千:引起成千上萬起義的紅巾軍。紅巾,指元末由韓山童、劉福通等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因他們用紅巾裹頭爲標誌,故名“紅巾軍”。
官法濫:指官吏貪污成風和拿錢買官。《草木子》記載:“元朝末年,官貪吏污……自秦王伯顏專政,臺憲官皆偕價同而得,於是有司錄風。上下賄賂,公行如市。”
人喫人:當時黃河泛區饑民相食的情況時有發生。《草木子》載:“元京飢窮,人相食。”
鈔買鈔:指朝廷更定鈔法後,舊鈔與新鈔的倒換買賣。
哀哉:真是悲哀啊。

簡介

《醉太平·堂堂大元》是流行於元朝末年的一首散曲,作者不詳。這支曲子從一個側面揭露了元朝政治黑暗、吏治腐敗的混亂情況,揭示了農民起義的社會根源。全曲通篇都在控訴社會現實,有如戰鬥檄文,格調質樸自然,語言辛辣明快,音調鏗鏘有力,重疊對偶句式的運用於變化中見工巧,堪稱元曲小令之佳構。

佳句

  • 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人喫人,鈔買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混愚賢。
  • 堂堂大元,奸佞專權。

翻譯

堂堂大元朝,貪官污吏當權。河水氾濫成災,新鈔大量印造,貨幣迅速貶值,民不聊生,引起了紅巾軍千萬人起義。官權氾濫無度,刑法殘酷苛刻,百姓怨聲載道。社會都到了人喫人的地步,用錢去換錢,什麼時候見過這種情形?奸人做了官,做官的又都是貪官污吏,賢明的人得不到重用,悲哀啊真是可憐!

評價

元末明初史學家陶宗儀:“《醉太平》小令一闋,不知誰所造。自京師以至江南,人人能道之。古人多取里巷之歌謠者,以其有關於世教也。今此數語,切中時病,故錄之,以俟採民風者焉。”(《南村輟耕錄》卷二十二)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王星琦:“(此曲)是形象的歷史,可視爲史家活的材料。同時,它又是人民羣衆所創造的活的文學,元散曲的生命力由此可見一斑。小令辛辣活潑,直接干預現實生活。語言生動亢爽,音律和諧自然,堪稱民謠中之傑構也。”(《元曲三百首注評》)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