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
閒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
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
日出霧露餘,青松如膏沐。
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
                

詩集

註解

詣(yì):到,往。超師院:指永州龍興寺淨土院;超師指住持僧重巽。禪經:佛教經典。
汲(jí):從井裏取水。
拂:抖動。
貝葉書:一作“貝頁書”,又叫“貝書”。在貝多樹葉上寫的佛經,也作佛經之泛稱。古印度人多用貝多羅樹葉經水漚後代紙,用以寫佛經,故名。
東齋(zhāi)指淨土院的東齋房。
真源:指佛理“真如”之源,即佛家的真意。了(liăo):懂得,明白。
妄跡:迷信妄誕的事蹟。
遺言:指佛經所言。冀:希望。冥:暗合。
繕性:修養本性。熟:精通而有成。
道人:指僧人重巽。繕:修持。
膏:潤髮的油脂。沐(mù):溼潤、潤澤。
澹(dàn)然:亦寫作“淡然”,恬靜,沖淡,寧靜狀。
悟悅:悟道的快樂。

簡介

此首詩爲詩人被貶永州時所作,約寫於元和元年(806年)。當時,柳宗元住永州龍興寺。龍興寺在城南,住持僧爲重巽,坐禪於龍興寺淨土院,與住在龍興寺西廂的柳宗元相鄰。由於重巽是楚之南的“善言佛者”,故稱其爲“超師”。柳宗元於永州好佛求其道,主要是拜重巽爲師,或請其講“佛道”,或到淨土院讀佛經。
此詩寫出晨讀禪經的情景和感受,曲折地表達了埋藏在心底的抑鬱之情,抒發了詩人的哲學見解。前半部寫詩人到禪院讀經,指責世人追逐的乃是那些荒誕的事情,而不去了解佛經的真正含義。後半部寫他認爲佛家的精義與儒家之道有相通之處,但如何修養本性,卻難以精熟。然而,他對禪院的清靜幽雅卻流連玩賞。全詩描寫了習禪的心境,以及深得禪趣那種輕鬆、愉悅、閒適的心態。

佳句

  • 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
  • 日出霧露餘,青松如膏沐。

翻譯

汲來清涼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塵土。
悠閒地捧起佛門貝葉經,信步走出東齋吟詠朗讀。
佛經真諦世人並無領悟,迷信荒誕被世人所追逐。
佛儒精義原也可望暗合,但修養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禪院多麼幽雅清靜,綠色鮮苔連接竹林深處。
太陽出來照着晨霧餘露,蒼翠松樹宛若沐後塗脂。
清靜使我恬淡難以言說,悟出佛理內心暢快滿足。

評價

暫無內容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