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詩集

註解

敕勒(chìlè):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
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現在的山西、內蒙一帶。北魏時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帶稱爲敕勒川。
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北部。
穹廬(qióng):用氈布搭成的帳篷,即蒙古包。
籠蓋:洪邁《容齋隨筆·卷一》、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一》作「籠罩」。
四野(舊讀yǎ):草原的四面八方。
蒼蒼:青色。
茫茫:遼闊無邊的樣子。
見(xiàn):同「現」,顯露。

簡介

此詩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一般認爲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民歌歌詠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
開頭兩句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接着兩句用「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蒙古包,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最後三句描繪了一幅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草原全景圖。有靜有動,有形象,有色彩。
全詩風格明朗豪爽,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

佳句

  •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翻譯

陰山腳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
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翻滾着綠色的波瀾,
風吹草低處,有一羣羣的牛羊時隱時現。

評價

元好問:慷慨歌謠絕不傳,穹廬一曲本天然。中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
胡應麟:此歌成於信口,正在不能文者以無意發之,所以渾樸蒼莽,使當時文士爲之,便欲雕繢滿眼。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學史》:語言渾樸自然,氣象蒼莽遼闊,如同畫家大筆揮灑,頃刻之間,便在筆底出現一幅粗線條的塞外風情畫。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