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薇:豆科野豌豆屬的一種,學名叫荒野豌豆,又叫大巢菜,種子、莖、葉均可食用。《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說的是伯夷、叔齊隱居山野,義不仕周的故事。《史記·周本紀·第四》:「懿王之時,王室遂衰,詩人作刺。」刺就是指《采薇》。《漢書·匈奴傳》:「至穆王之孫懿王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中國被其苦,詩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獫狁之故』,『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作:指薇菜冒出地面。 止:句末助詞,無實意。 曰:句首、句中助詞,無實意。 莫:通「暮」,也讀作「暮」。本文指年末。 靡(mǐ)室靡家:沒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靡,無;室,與「家」義同。 不遑(huáng):不暇。遑,閒暇。 啓居:跪坐安居,指休息、休整。古人席地而坐,兩膝着席,跪坐時腰部伸直,臀部與足離開;安坐時臀部貼在足跟上。啓,跪坐;居,安坐、安居。 <犭嚴>獫狁(xiǎnyǔn):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名。<犭嚴>,同獫。 柔:柔嫩。「柔」比「作」更進一步生長。指剛長出來的薇菜柔嫩的樣子。 烈烈:熾烈,形容憂心如焚。 載(zài)飢載渴:則飢則渴、又飢又渴。載……載……,即又……又……。 戍(shù):防守,這裏指防守的地點。 聘(pìn):問候的音信。 剛:堅硬。 陽:農曆十月,小陽春季節。今猶言「十月小陽春」。 靡:無。 盬(gǔ):止息,了結。 啓處:休整,休息。 孔:甚,很。 疚:病,苦痛。 我行不來:謂我不能回家。來,回家。(一說,我從軍出發後,還沒有人來慰問過) 常:常棣(棠棣),卽郁李,植物名。 路:高大的戰車。 斯何:猶言維何。斯,語氣助詞,無實義。 君子:指將帥。 小人:指士兵。 戎(róng):車,兵車。 牡(mǔ):雄馬。 業業:高大的樣子。 定居:猶言安居。 捷:勝利。謂接戰、交戰。一說,捷,邪出,指改道行軍。此句意謂一月多次行軍。 騤(kuí):雄強,威武。這裏的騤騤是指馬強壯的意思。 腓(féi):庇護,掩護。 翼翼:整齊的樣子。謂馬訓練有素。 弭(mǐ):弓的一種,其兩端飾以骨角。一說弓兩頭的彎曲處。 象弭:以象牙裝飾弓端的弭。 魚服:鯊魚魚皮製的箭袋。 日戒:日日警惕戒備。 孔棘(jí):很緊急。棘,急 昔:從前,文中指出徵時。 依依:形容柳絲輕柔、隨風搖曳的樣子。 思:用在句末,沒有實在意義 雨(yù)雪:下雪。雨,這裏作動詞,爲「下」的意思。 霏(fēi)霏:雪花紛落的樣子。 遲遲:遲緩的樣子。 往:當初從軍。
簡介
此詩出自《詩經·小雅·采薇》,爲先秦時代的華夏族詩歌。全詩六章,每章八句。是一首戎卒返鄉詩。詩歌表現了將徵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並將這種感情放在對景物的描寫及對軍旅生活的述說中表現。 全詩六節(每八句爲一節),模仿一個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興,前五節着重寫戍邊征戰生活的艱苦、強烈的思鄉情緒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從中透露出士兵既有禦敵勝利的喜悅,也深感征戰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緒;第六節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結束全詩,感人至深。 此詩運用了重疊的句式與比興的手法,集中體現了《詩經》的藝術特色。末章頭四句,抒寫當年出征和此日生還這兩種特定時刻的景物和情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歷來被認爲是《詩經》中有名的詩句之一。
佳句
-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翻譯
豆苗採了又採,薇菜剛剛冒出地面。說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實現。沒有妻室沒有家,都是爲了和獫狁打仗。沒有時間安居休息,都是爲了和獫狁打仗。 豆苗採了又採,薇菜柔嫩的樣子。說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麼憂悶。憂心如焚,飢渴交加實在難忍。駐防的地點不能固定,無法使人帶信回家。 豆苗採了又採,薇菜的莖葉變老了。說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陽春。徵役沒有休止,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麼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開着的是什麼花?是棠棣花。那駛過的是什麼人的車?當然是將帥們的從乘。兵車已經駕起,四匹雄馬又高又大。哪裏敢安然住下?因爲一個月多次交戰! 駕起四匹雄馬,四匹馬高大而又強壯。將帥們坐在車上,士兵們也靠它隱蔽遮擋。四匹馬訓練得已經嫺熟,還有象骨裝飾的弓和鯊魚皮箭囊(指精良的裝備)。怎麼能不每天戒備呢?獫狁之難很緊急啊。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飢又渴真勞累。滿腔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評價
暫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