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賣炭翁:此篇是組詩《新樂府》中的第三十二首,題注云:「苦宮市也。」宮市,指唐代皇宮裏需要物品,就向市場上去拿,隨便給點錢,實際上是公開掠奪。唐德宗時用太監專管其事。此詩西窗燭版本據文學古籍刊行社影宋本《白氏長慶集》卷四。 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煙火色:煙燻色的臉。此處突出賣炭翁的辛勞。 蒼蒼:灰白色,形容鬢髮花白。 何所營:做什麼用。營,經營,這裏指需求。 可憐:使人憐憫。 願:希望。 輾(niǎn):同「碾」,壓。 轍:車輪滾過地面輾出的痕跡。 困:睏倦,疲乏。 市:長安有貿易專區,稱市,市周圍有牆有門。 翩翩:輕快灑脫的情狀。這裏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騎(jì):騎馬的人。 黃衣使者白衫兒:黃衣使者,指皇宮內的太監。白衫兒,指太監手下的爪牙。 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詔書。 回:調轉。 叱:喝斥。 牽向北:指牽向宮中。 千餘斤:不是實指,形容很多。 驅:趕着走。 將:語氣助詞。 惜不得:捨不得。得,能夠。惜,捨。 半匹紅綃一丈綾:紅綃一作:紅紗。唐代商務交易,絹帛等絲織品可以代貨幣使用。當時錢貴絹賤,半匹綃和一丈綾,比一車炭的價值相差很遠。這是官方用賤價強奪民財。 直:通「值」,指價格。
簡介
《賣炭翁》是唐代詩人白樂天創作的《新樂府》組詩中的一篇。此詩以個別事例來表現普遍狀況,描寫了一個燒木炭的老人謀生的困苦,通過賣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宮市」的腐敗本質,對統治者掠奪人民的罪行給予了有力的鞭撻與抨擊,諷刺了當時腐敗的社會現實,表達了作者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強的社會典型意義。全詩描寫具體生動,歷歷如繪,結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細節的選擇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畫上有獨到之處。
佳句
-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翻譯
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裏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髮灰白,十個手指也被炭燒得很黑。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幹什麼?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裏喫的食物。可憐他身上衹穿着單薄的衣服,心裏卻擔心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夜裏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着炭車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集市上趕去。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他們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騎着兩匹馬的人是誰啊?是皇宮內的太監和太監的手下。太監手裏拿着文書,嘴裏卻說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宮拉去。一車的炭,一千多斤,太監差役們硬是要趕着走,老翁是百般不捨,但又無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充當炭的價錢了。
評價
韓昌黎《順宗實錄》:舊事,宮中有要,市外物,令官吏主之。與人爲市,隨給其直。貞元末,以宦者爲使,抑買人物,稍不如本估。末年不復行文書,置白望數百人於兩市並要鬧坊,閱人所賣物,但稱宮市,即斂手付與,真僞不復可辨,無敢問所從來,其論價之高下者,率用百錢物,買人直數千錢物,仍索進奉門戶並腳價錢。將物詣市,至有空手時歸者。名爲宮市,而實奪之。嘗有農夫以驢負柴至城賣,遇宦者稱宮市取之,才與絹數尺,又就索門戶,仍邀以驢送至內。農夫涕泣,以所得絹付之,不肯受。曰:須汝驢送柴至內。農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後食。今以柴與汝,不取直而歸,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毆宦者。街史擒以聞,詔黜此宦者,而賜農夫絹十匹。然宮市亦不爲之改易。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直書其事,而其意自見,更不用著一斷語。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宮市者,乃貞元末年最爲病民之政,宜樂天《新樂府》中有此一篇。且其事又爲樂天所得親有見聞者,故此篇之摹寫,極生動之致也。……更有可論者,此篇徑直鋪敘,與史文所載者不殊,而篇末不著己身之議論,微與其他者篇有異,然其感慨亦自見也。 龔克昌、彭重光《白居易詩文選注》:白樂天這首詩在事物細節的選擇上和人物心理的刻劃上有獨到之處,只用了很少的筆墨,就把人物寫活了。詩有很強的社會典型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