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邶(bèi):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地在今河南省湯陰縣東南。 旄(máo)丘:衛國地名,在澶州臨河東(今河南濮陽西南)。一說指前高後低的土山。 誕(yán):通“延”,延長。節:指葛藤的枝節。 叔伯:本爲兄弟間的排行。此處稱高層統治者君臣。 多日:指拖延時日。 處:安居,留居,指安居不動。 與:盟國;一說同“以”,原因。 何其:爲什麼那樣。 以:同“與”。一說作“原因”“緣故”解。 蒙戎:毛篷松貌。此處點出季節,已到冬季。 匪:非。東:此處作動詞,指向東。 靡:沒有。所與:與自己在一起同處的人。同:同心。 瑣:細小。尾:通“微”,低微,卑下。 流離:轉徙離散,飄散流亡。一說鳥名,即梟或黃鸝。 褎(yòu):聾;一說多笑貌。充耳:塞耳。古代掛在冠冕兩旁的玉飾,用絲帶下垂到耳門旁。
簡介
《國風·邶風·旄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主旨,歷來有不同說法。現代學者一般認爲這是批評衛國君臣不救黎侯的詩,大致是寫流亡到衛國的人,請求衛國的統治者來救助,但願望沒有能夠實現而非常失望。全詩四章,每章四句。結構明晰,遞進有序;藝術手法巧妙,運用鋪陳對比,寫得情景如畫;感情基調優柔敦厚,纏綿悽惋,曲折動人。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旄丘上的葛藤啊,爲何蔓延那麼長!衛國諸臣叔伯啊,爲何許久不相幫? 爲何安處在家中?必定等人一起行。爲何等待這麼久?其中必定又原因。 身穿狐裘毛茸茸,乘車出行不向東。衛國諸臣叔伯啊,你們不與我心同。 我們卑微又渺小,流離失所無依靠。衛國諸臣叔伯啊,充耳裝作不知道。
評價
漢代焦贛《焦氏易林》:“陰陽隔塞,許嫁不答。《旄丘》《新臺》,悔往嘆息。” 宋代朱熹《詩集傳》:“舊說黎之臣子,自言久寓於衛,時物變矣,故登旄丘之上,見其葛長大,而節疏闊,因託以起興,曰:旄丘之葛,何其節之闊也?衛之諸臣,何其多日而不見救也?此詩本責衛君而但斥其臣,可見其優柔而不迫也。”“(二章)因上章何多日也而言:何其安處而不來?意必有與國相俟而俱來耳。又言:何其久而不來?意其或有他故而不得來耳。詩之曲盡人情如此。”“(三章)又自言:客久而裘弊矣,豈我之車不東告於汝乎?但叔兮伯兮,不與我同心,雖往告之而不肯來耳。至是,始微諷切之。”“(四章)言黎之君臣,流離瑣尾,若此可憐也。而衛之諸臣,褎然如塞耳而無聞,何哉?至是,然後盡其辭焉。流離患難之餘,而其言之有序而不迫如此。此其人亦可知矣。” 清代陳震《讀詩識小錄》:“前半哀音曼響,後半變徽流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