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邶(bèi):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地在今河南省湯陰縣東南。 殷殷:憂愁深重的樣子。 終:王引之《經義述聞》引王念孫說:“終,猶既也。”窶(jù):貧寒,艱窘。 已焉哉:既然這樣。 謂:猶奈也,即奈何不得之意。 王事:周王的事。適(zhì):同“擿”,扔,擲。適我,扔給我。 政事:公家的事。一:都。埤(pí)益:增加。 遍:同“遍”。謫(zhé):譴責,責難。 敦:逼迫。 遺:交給。 摧:挫也,譏刺。
簡介
《國風·邶風·北門》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一首小官吏訴說自己愁苦的詩,描述古代下層小吏待遇非薄,內外交困,身心俱疲的情景,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全詩三章,每章七句,純用賦法,不假比興,重章疊唱,有一唱三嘆之效。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我從北門出城去,心中煩悶多憂傷。既受困窘又貧寒,沒人知我艱難樣。既然這樣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麼辦法想! 王家差事派給我,衙門公務也增加。我從外面回到家,家人紛紛將我罵。既然這樣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麼好辦法! 王家差事逼迫我,衙門公務也派齊。我從外面回家裏,家人紛紛將我譏。既然這樣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麼好主意!
評價
宋代朱熹《詩集傳》:“衛之賢者,處亂世,事暗君,不得其志,故因出北門而賦以自比。又嘆其貧窶,人莫知之,而歸之於天也。”“(二章)王事既適我矣,政事又一切以埤益我,其勞如此。而窶貧又甚,室人至無以自安而交遍謫我,則其困於內外極矣。” 清代鄧翔《詩經繹參》:“三章共八‘我’字,無所控訴,一腔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