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邶(bèi):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地在今河南省湯陰縣東南。 新臺:臺名,衛宣公爲納宣姜所築,故址在今山東省甄城縣黃河北岸。臺:臺基,宮基,新建的房子。 有:語助詞,做形容詞詞頭,無實義。 有泚(cǐ):鮮明的樣子。 河:指黃河。 瀰瀰(mímí):水盛大的樣子。 燕婉:指夫婦和好。燕,安;婉,順。 蘧篨(qúchú):不能俯者。古代鐘鼓架下獸形的柎,其獸似豕,蹲其後足,以前足據持其身,仰首不能俯視。喻身有殘疾不能俯視之人,此處譏諷衛宣公年老體衰腰脊僵硬狀。一說指癩蛤蟆一類的東西。 鮮(xiǎn):少,指年少。一說善。 有灑(cuǐ):高峻的樣子。 浼(měi)浼:水盛大的樣子。 殄(tiǎn):通「腆」,豐厚,美好。 設:設置。 鴻:蛤蟆,一說大雁。 離:離開。一說離,通「麗」,附着,遭遇。一說離,通「罹」,遭受,遭遇,這裏指落網。 戚施(shī):蟾蜍,蛤蟆,其四足據地,無須,不能仰視,喻貌醜駝背之人。
簡介
《國風·邶風·新臺》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歷代學者一般認爲這是民衆諷刺衛宣公劫奪兒媳姜氏(宣姜)的詩歌,後世因此而用「新臺」以喻不正當的翁媳關係。全詩三章,每章四句。前兩章疊詠,每章前二句是興語,但興中有賦;第三章用比法,表現女主人公新婚生活出現的反差。三章各後兩句均以理想和現實的相悖,構成異常強烈的對比,反襯出女主人公鬱積已久的怨憤之情。
佳句
-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翻譯
新臺明麗又輝煌,河水洋洋東流淌。本想嫁個如意郎,卻是醜得蛤蟆樣。 新臺高大又壯麗,河水漫漫東流去。本想嫁個如意郎,卻是醜得不成樣。 設好魚網把魚捕,沒想蛤蟆網中游。本想嫁個如意郎,得到卻是如此醜。
評價
宋·朱晦菴《詩集傳》:舊說以爲衛宣公爲其子急娶於齊,而聞其美,欲自娶之,乃作新臺於河上而娶之。國人惡之,而作此詩,以刺之。言齊女本求與急爲燕婉之好,而反得宣公醜惡之人也。……(二章)言其病不已也。……(三章)言設魚網而反得鴻,以興求燕婉之而反得醜疾之人,所得非所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