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鄘(yōng):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汲縣北。 鶉:鳥名,即鵪鶉。大如小雞,頭細而無尾,毛有斑點。奔奔:跳躍奔走。 鵲:喜鵲。彊(qiáng)彊:翩翩飛翔。奔奔、彊彊,都是形容鶉鵲居有常匹,飛則相隨的樣子。 無良:不善。 我:“何”之借字,古音我、何相通。一說爲人稱代詞。 君:君主,一說君子。
簡介
《國風·鄘風·鶉之奔奔》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古代學者一般認爲此詩是譴責、諷刺衛國國君的詩,現代學者一般認爲這是寫女子責怪男人的詩。全詩二章,每章四句。上下兩章前兩句完全一樣,只是位置發生了改變,造成一種迴環與交錯的效果。每章後兩句,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避免了反覆詠唱時容易引起的單調的感覺。
佳句
- 鶉之奔奔,鵲之彊彊。
翻譯
鵪鶉尚且雙雙飛,喜鵲也是成雙對。這人心地不善良,爲何以他爲兄長。 喜鵲尚且成雙對,鵪鶉也是雙雙飛。這人絲毫沒良心,爲何把他當國君。
評價
宋代朱熹《詩集傳》:“衛人刺宣姜與頑非匹偶而相從也。故爲惠公之言以刺之,曰:人之無良,鶉鵲之不若而我反以爲之,何哉!” 清代姚際恆《詩經通論》:“‘爲兄’、‘爲君’乃國君之弟所言耳,蓋刺宣公也。陸農師以上章爲‘娣刺宣姜’,下章爲‘妾刺宣姜’,尤鑿。夫娣即妾,何所分焉?切合‘兄’字、‘君’字,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