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國風 · 秦風 · 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詩集

註解

袍:長袍,即今之斗篷。
王:此指秦君。一說指周天子。於:語助詞。興師:起兵。
同仇:共同對敵。
澤:通“襗”,內衣,如今之汗衫。
作:起。
裳:下衣,此指戰裙。
甲兵:鎧甲與兵器。
行:往。

簡介

《國風·秦風·無衣》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敵愾的戰歌,表現了秦國軍民團結互助、共禦外侮的高昂士氣和樂觀精神,其獨具矯健而爽朗的風格正是秦人愛國主義精神的反映。全詩共三章,採用了重章疊唱的形式,敘說着將士們在大敵當前、兵臨城下之際,他們以大局爲重,與周王室保持一致,一聽“王於興師”,磨刀擦槍、舞戈揮戟,奔赴前線共同殺敵的英雄主義氣概。

佳句

  •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翻譯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長袍。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戈與矛,殺敵與你同目標。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內衣。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矛與戟,出發與你在一起。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戰裙。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甲冑與刀兵,殺敵與你共前進。

評價

朱熹《詩集傳》:“賦也。秦俗強悍,樂於戰鬥。故其人平居而相謂曰:豈以子之無衣,而與子同袍乎?蓋以王於興師,則將修我戈矛,而與子同仇也。其歡愛之心足以相死如此。蘇氏曰:秦本週地,故其民猶思周之盛時,而稱先王焉。或曰:興也。取“與子同”三字爲義。後章放此。”
吳闓生《詩義會通》:“英壯邁往,非唐人出塞諸詩所及。”
陳繼揆《讀詩臆補》:“開口便有吞吐六國之氣,其筆鋒凌厲,亦正如嶽將軍直搗黃龍。”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