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周頌 · 時邁

時邁其邦,
昊天其子之,
實右序有周。
薄言震之,
莫不震疊。
懷柔百神,
及河喬嶽,
允王維後。
明昭有周,
式序在位。
載戢干戈,
載櫜弓矢。
我求懿德,
肆於時夏,
允王保之!
                

詩集

註解

時:語助詞,一說爲“按時”。猶言“現時”、“今世”。邁:林義光《詩經通解》讀爲“萬”,衆多。
邦:國。此指武王克商後封建的諸侯邦國。
昊(hào)天:蒼天,皇天。子之:以之爲子,謂使之爲王也。即視諸侯邦國爲自己的兒子。
實:語助詞。一說指“實在,的確”。右:同“佑”,保佑。序:順,順應。有周:即周王朝。有,名詞字頭,無實義。
薄言:猶言“薄然”、“薄焉”,發語詞,有急追之意。震:震動,指以武力震動威脅。之:指各諸侯邦國。
震疊:即“震懾”,震驚懾服。疊,通“懾”,恐懼、畏服。
懷柔:安撫。懷:來。柔:安。百神:泛指天地山川之衆神。此句謂祭祀百神。
及:指祭及。河:黃河,此指河神。喬嶽:高山,此指山神。
允:誠然,的確。王:指周武王。維:猶“爲”。後:君。
明昭:猶“昭明”,顯著,此爲發揚光大的意思。
式:發語詞,無實義。序:順序,依次。序在位:謂合理安排在位的諸侯。
載:猶“則”,於是,乃。戢(jí):收藏。幹,盾。干戈:泛指兵器。
櫜(gāo):古代盛衣甲或弓箭的皮囊。此處用爲動詞。此兩句指周武王偃武修文,不再用兵。
我:周人自謂。懿(yì)德:美德,指文治教化。
肆:施,陳列,謂施行。時:猶“是”,這、此。夏:中國。指周王朝所統治的天下。
保:指保持天命、保持先祖的功業。

簡介

《周頌·時邁》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是《詩經·周頌》的第八篇。這是周武王克商後,巡視四方,祭祀山川的樂歌。詩中歌詠蒼天佑助周王征服四方,周王敬祭山川百神,主張文治,以此來鞏固帝王之業,反映了周人神化先祖,天人合一的觀念。全詩一章(或分爲二章),共十五句。“宣威”“佈德”四字概括了此詩主旨。整首詩短小而精深,層次井然而有序,遣詞古樸而優美。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武王各邦去巡視,
皇天視他爲兒子。
佑我大周國興旺,
讓我發兵討紂王,
天下四方皆驚慌。
安撫衆神需祭祀,
山川百神都來享。
萬國主宰是武王!
無比榮光周大邦,
按照次序來封賞。
收起干戈和兵甲,
強弓利箭裝入囊。
講求美好的道德,
遍施中國各地方。
周王永保國興旺!

評價

宋代朱熹《詩集傳》:“賦也。周制十有二年,王巡守殷國,柴望祭告,諸侯畢朝。此巡守而朝會祭告之樂歌也。言我之以時巡守諸侯也,天其子我乎哉?不敢必也。既而曰:天實右序有周矣,是以使我薄言震之,而四方諸侯莫不震懼。又能懷柔百神,以至於河之深廣,嶽之崇高,而莫不感格,則是信乎周王之爲天下君矣。又言明昭乎我周也,既以慶讓黜陟之典,式序在位之諸侯,又收斂其干戈弓矢,而益求懿美之德,以布陳於中國,則信乎王之能保天命也。或曰:此詩即所謂《肆夏》,以其有“肆於時夏”之語而命之也。春秋傳曰:昔武王克商,作頌曰:載戢干戈。而外傳又以爲周文王之頌,則此詩乃武王之世,周公所作也。外傳又曰:金奏肆夏樊遏渠,天子以享元侯也。韋照注曰:肆夏一名樊,韶夏一名遏,納夏一名渠,即周禮九夏之三也。呂叔玉雲:肆夏,時邁也。樊遏,執競也。渠,思文也。”
明代孫鑛《批評詩經》說:“首二句,甚壯甚快,儼然坐明堂、朝萬國氣象。下分兩節,一宣威,一佈德,皆以‘有周’起,‘允王’結,整然有度。遣詞最古而腴。”(陳子展《詩經直解》引)

評論區